明目前的官僚培養(yǎng)體系,根本不注重基層官吏的培養(yǎng),在底層完全就是野蠻生長,可以說皇權(quán)根本無法控制縣以下的地方。
董懷禮也是一樣,雖然說臨清升格為直隸州,他的官位也跟著升了兩級,成了從五品的知州,但是他的思維還是士大夫的思維,根本就沒有培養(yǎng)基層官吏的思想。
臨清能有今天的成績完全是因為皇帝的提點,以及董懷禮有把柄在皇帝的手里,若是不聽話隨時皇帝都能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想要讓董懷禮這樣的老官僚轉(zhuǎn)變思想,比殺了他還難,官與吏之間的巨大鴻溝讓他們之間根本就無法正常的溝通。
整整五年的時間,臨清的官吏還是過去的管理方式,沒有絲毫的提高。好在朱瞻基這次親征就準(zhǔn)備駐扎在臨清統(tǒng)籌整個山東的新政推行,施行官吏一體的新政將從臨清開始。
“忠孝!寫個告示讓衙役們貼出去,就說臨清州衙招募文吏,只要通過招募考核,現(xiàn)場錄用品級定為從九品,按照正常的官員升遷方式進行升遷。只要有本事,就算是升到六部尚書也不是不可能。”
董懷禮大吃一驚,這到底是招募吏員還是官員啊?
“陛下!這招募吏員可有什么要求嗎?若是定品級,按照官員的升遷方式進行升遷,那豈不是就是招募官員了嗎?”
“沒錯,以后官吏不分,所有新入職的官吏都是自從九品做起,沒有基層的當(dāng)差經(jīng)歷,如何能夠了解老百姓的內(nèi)心想法?這是朕的新政!”
“陛下可有想過讀書人的反對嗎?”
“他們以什么理由反對?”
讀書人反對什么,董懷禮當(dāng)然知道,可是當(dāng)著這么多人的面,他卻沒法說出來,一時間他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朱瞻基看他不說話,便冷笑一聲道:“他們憑什么反對,難道當(dāng)官是他們的專利嗎?就允許他們當(dāng)官,而不允許別人當(dāng)官。朕在朝堂上就說過,以后的科舉出身的讀書人也一樣要從基層做起。
不愿意干可以不考,可以在家吃自己的,就不用端大明這碗官飯,爺不用覺得自己的做個從九品的小官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