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對于皇權社會來說幾乎是無解的問題,即使是朱瞻基的強力干預下實現了攤丁入畝,也無法阻擋土地的兼并,后世的清朝就是一個例子。
攤丁入畝、人頭稅取消之后,老百姓就會迎來一波生育高峰,以前為了避免人頭稅,各種隱瞞戶口的做法已經沒有意義。
而且溺嬰這種慘絕人倫的做法也會減少,人口的爆炸式增長就是不可避免。隨之就會帶來更嚴重的人地矛盾,土地向少數人集中就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百姓活不下去,該造反還是要造反,不同的是,攤丁入畝之后,朝廷的稅收可以保證,只要朝廷手里有錢糧,即使有叛亂也能平定下去。
這也是滿清即使在王朝末期手中還是有大筆的錢糧可以支配,這在其他的朝代,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課后全程跟隨在皇帝身邊的董懷禮,看著皇帝竟然親自給這些學生授課,可以說是羨慕嫉妒恨,他能想象的到,這些學生一旦放到鄉下去當差,那就是鐵桿的帝黨。任何人都甭想動搖他們的思想。
皇帝講解的這些學問,并不高深,但是對于初涉官場的年輕人卻非常的有用,這些學問自己也是當官之后才慢慢體悟到。
董懷禮當然知道皇帝培養這些學生是要做什么,不過僅僅憑著這些毫無根基的學生就能將盤根錯節的士紳掀翻,那是癡心妄想。
不過身為帝黨,董懷禮當然希望皇帝的新政成功,真要是新政實施下去,官員的地位將會提高,除了多給的考核獎勵之外,地方上原來與官員分庭抗禮的士紳手中的特權將會大大的縮水。
士紳的特權是建立在土地的免稅基礎上,只要土地不免稅,老百姓對士紳就不會有太多的依賴,至少不會再出現投獻之風。
不過士紳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把自己好不容易弄到手的土地拱手交出去,日后少不得各種的明槍暗箭,也不知道皇帝陛下還有多少后手沒有顯露出來。董懷禮是領教過皇帝的手段的,這輩子他都生不起背叛皇帝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