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的婚配分配的很順利,大家都是憑著手氣抽取自己的女人,抽到相貌不好的也只能怪自己的手氣不好,自認倒霉。
不過老婆美丑都是自己的,回到家里一樣給自己生兒育女,有了女人的到來,徹底的穩住了移民之心,他們完全地在碎葉城扎下了根,好多移民甚至請官府給他們的家人稍信,希望將他們的家人也接到這里,與他們一起生活。
這樣的事情在整個西域大明的駐地都在發生,王驥與方政二人,王驥負責修建城池,規劃土地,方政負責訓練移民,保證羽林軍撤回內地之后,移民能有自保之力。
兩年的時間里,大明在西域之地,興建了迪化、塔城、伊犁、碎葉四座城池。每個城池安置一個衛的移民,并將伊犁城作為西域新擴疆域的中心之城。
王驥給朝廷的奏疏中建議西域之地成立布政使司,更好的對這片新擴的疆域進行有效的管轄。
朝廷在收到王驥的奏疏后進行了一番辯論,有的大臣認為,西域之地用少量軍隊駐守做為監視西域各個國家的動向無可厚非。
若是構建布政使司,卻有些得不償失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整個西域朝廷都視投入大于產出,構建布政使司,就必須配置官吏衙門,增加行政成本,這些成本對朝廷來說就是一個負擔。
不過皇帝卻對王驥的奏疏贊不絕口。不同于瓦剌韃靼的羈縻政策。西北卻是大明對抗西方的前沿,必須牢牢的掌握在大明的手里,哪怕投入再多也必須要做。
皇帝的支持,就是最后的決定,這么多年眾臣已經習慣了皇帝的算無遺策,都認為皇帝要將西域控制在手中肯定會有巨大的利益。
然而這一次群臣完全錯了,新設立的新疆布政使司在工業化社會到來之前,就一直是一個單方面投入的地方,惡劣的氣候環境讓新疆布政使司根本無法承載太多的農業人口,新疆布政使司在未來的幾十年內對大明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包袱。
直到從京城經過哈密衛通往碎葉城的鐵路全部貫通之后,大明與西方的貿易成本降低,新疆布政使司才真正實現了不需要朝廷財政補貼。
在西域問題解決下來之后,朱瞻基對著大明全域圖茫然四顧,發現大明周邊已無一合之敵,他忽然感覺自己有些高處不勝寒。
如今他已是知天命之年,人生還有多少春秋,自己名義上是天下之主,可是這天下他又看到幾何?難道非要等到老糊涂了,將天下禍害的不成樣子之后,撒手人寰嗎?
該放手了,為了就近指揮西域之事,自己在東勝衛將近兩年時間,太子在京城對政事的處置已經逐漸成熟,雖然有些地方還是有些瑕疵,但是瑕不掩瑜,大明交到太子的手中不會出現大的偏差。
大明如今不需要什么千古一帝,只要能夠按部就班做一個守成之君,在慣性的推動下,大明也會慢慢地向前推進。
朱瞻基宣德二十二年底返回了京城,回到京城之后,便將太子召進乾清宮,將所有的宮人全部清理出去,皇帝與太子在乾清宮足足的待了一天時間。
沒有人知道這對天家父子在乾清宮中說了什么,只知道太子從乾清宮出來的時候,雙目通紅,具體發生了什么事情眾人只能暗中猜測。
與太子密談之后,朱瞻基將在京的四位閣臣,以及軍隊的幾位重要主官全部召集到乾清宮中,眾人不明所以,在人到齊之后,朱瞻基開門見山地說道:“諸位臣工!朕有件事要與諸位商議一番?”
唐三任與皇帝相知多年,馬上就感覺出有些不一樣的意味,趕緊躬身行禮道:“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朕打算退位,由太子登基繼任皇帝之位。”
幾位重臣當場石化,于謙第一個反應過來,當場跪地叩首道:“臣反對!陛下春秋正盛,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