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而耳順。
這一刻開始,他才真的看清了這人世間的一切污濁,或許在這一刻,他回想自己三十歲和四十歲的時候,也會發出會心的一笑。
孔夫子的末年,他的愛子孔鯉,愛徒顏回,子路等人先后在他之前死去,當年跟在他身邊的那些弟子也大多數已經各奔東西,不再身邊。
這個時候的孔夫子已經看淡了一切,只有齊國陳恒弒齊簡公,正式完成了陳式代齊的時候,他請命魯國出兵,卻再三得到了拒絕!
陳家此舉....陳家干得這事情就是不地道,叔父你瞪我也沒用!
孔夫子在七十三歲的時候,終于溘然長逝,他最終到底有沒有釋然,還有沒有遺憾這并不為人所知,當然小子也不知道。
但是小子知道,儒家在孔夫子這一脈中,他從來未曾說過仁德。
他說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一生,自己的一生!
所謂儒家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按理來說這玩意是周的貴族技能,但是孔子卻將它發揚光大了。
禮樂是為了樹立一個基礎,射是為了防身,御是為了行走,書和禮樂一樣,基礎之上要有進步,最后一個數,你得生活。
這是一個從心開始,自我,行走,開闊,沉淀最后融入生活的一個學問。
儒家從一開始就從來沒有說過,這條路你應該如何走,你要如何走,他只是告訴了你。
你得走,多么難你都得走,壓制自己的天性,克制自己的欲望,你還是要走下去。
一代代要做的比上一代更好,一個朝代要做的比上一個朝代更好。
這樣雖然緩慢,但是穩妥,這就是所謂王道。”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