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華夏的列車不用搞那么多電桿,使用電池就行了。
大不了開發一種自動換電裝置,車一停,十幾秒鐘之內就把虧電電池更換為滿電,這一點也不難。
超級電池在陳天一等人的手里,到現在還沒破解其中的秘密,不知道有沒有其它高手能夠破解。
因為,東華和一汽的聯合開發的重卡樣車在拖往滬市,參加國際重卡車展的路上,被人偷走了一臺超級電池。
這臺電池也許在某個競爭對手手里,也許去了海外,其實用“偷”的方式真的沒必要,買一臺重卡拿去拆才叫光明正大。
繼續說西聯鋼鐵的事情。
在東華實業集團的總部,西聯鋼鐵的管理團隊正在進行工藝方案論證。
肖霍洛夫站在發言席匯報著遠東鋼鐵廠豎爐還原法煉鐵流程與高爐煉鐵流程的技術經濟指標對比。
沒錯,為了進行這次實驗論證,肖霍洛夫在遠東鋼鐵廠專門恢復了高爐,又新建了1臺氣基還原豎爐、并改造了2臺電爐進行經濟技術對比。
一張/工廠的設施設備和投資表被投影到肖霍洛夫身后的大屏幕上,老肖用還是有點生澀的漢語說:“50萬噸高爐煉鐵廠需要建設原料場1個,4立方的燒結球團爐1座,95立方的燒結機1套,600立米的高爐1座,公輔設施1套,年產鐵水50萬噸,總投資億元。
采用氣基還原豎爐+電融化爐的方案,需要建設原料場一座,氣基豎爐兩座年產60萬噸還原鐵,125噸超高功率電爐2個,變壓器一部,公輔設施1套,同樣年產鐵水50萬噸,總投資億元,比高爐煉鐵方案節約投資億元。”
接著,肖霍洛夫又開始介紹氣基豎爐還原鐵的工藝。
他說:“高爐煉鐵工藝大家都很熟悉,我就不再多說。重點向諸位匯報一下氣基還原爐煉鐵的工藝。”
投屏上出現了一張/工藝示意圖。
肖霍洛夫說:“氣基直接還原法是指以氣體做還原劑的直接還原工藝。天然氣或煤氣兼作還原劑與熱載體,但需要另外補加能源加熱天然氣或煤氣。
氣基直接還原鐵生產技術的主導工藝,是由MindRoss公司開發,目前已發展成為占全球直接還原鐵市場60%以上的主要方法。
它的工藝如示意圖,球團或塊礦在豎爐內被天然氣還原,生成直接還原鐵,排出的氣體在重整爐中發生重整反應,生成成分主要為一氧化碳+氫氣的再生還原氣,可吹入豎爐風口重新利用。
這座氣基爐年生產能力最大為30萬噸。
實踐證明氣基豎爐法具有生產技術成熟、設備可靠、單位投資少、生產效率高、單爐產量大、產品成本低等優點,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缺點就是需要采用天然氣作還原劑,因此其發展受到氣源和地區的限制。
遠東那邊油氣資源豐富,我們已經準備擴大生產規模。
噶爾穆那邊也有豐富的油氣田,西聯鋼鐵采用氣基爐煉鐵還是適合的。”
肖霍洛夫接著匯報兩種生產方式的經濟指標。
投屏上換了一張圖表。
“各位看這張圖表。高爐煉鐵,每生產1噸鐵水的費用是元。
氣基爐+電熔爐生產1噸鐵水的成本為元,比高爐鐵節省元。
注意,這是熔化成鐵水全流程的成本,只計算氣基爐生產還原鐵這部分的話,去掉180元電費,成本為934元。”
接下來就是研討的時間,這些行業精英們,會把其中的每個環節都了解清楚,才好決定西聯鋼鐵的具體工藝設計方案。
不過,工藝路徑已經別無選擇,肯定是采用氣基爐還原鐵再配電爐煉鋼的工藝,因為陳立東已經在基地建設風光電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