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肯定是最痛恨唐國的國家。
“但高句麗卻又是最沒有可能對我們動手的國家……他們的水師力量薄弱,就只有幾條漁船和小舢板,就算想動手也沒那個能力。”
她說的有趣,眾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以前高句麗在西部沒有出海口,無法進入黃海,想出海只有從東北方的北沃沮一帶。
可那里方圓千里都是荒蕪海域,連個大點的島嶼都沒有,在這里建立海軍也不容易。
后來好不容易占領了樂浪郡有了合適的港口,十年前又被前燕給摁著錘了一次狠的,差點打的遷都。
百濟也同樣想要樂浪郡,雙方打了許多年,基本上都是高句麗被壓著打。
在這種情況下高句麗的幾乎沒有發(fā)展過正兒八經的水師。
就他們那小舢板估計離海岸遠一點就被風浪吹翻了,完全不用擔心他們會襲擊商隊。
“再說說新羅,正處于內亂階段,雖然新羅王已經取得勝利并建國,但內部叛亂不斷。”
“僅僅是平叛就快要耗盡他所有的力量,也不會對我們動手。比起動手搶,我覺得他們會更希望和我們正常貿易。”
“最有可能對我們動手的就是燕國,他們的國君慕容儁是個野心勃勃之輩。兩年前打敗冉閔占據(jù)趙、魏土地,并遷都鄴城登基為帝。”
“這幾年他接連發(fā)動對秦國、涼國和晉國的戰(zhàn)爭,意圖一統(tǒng)天下……因為他的窮兵黷武,致使燕國民不聊生,年年鬧饑荒。”
莫俊道:“既然鬧饑荒,那他就更應該和我唐國交好,從我們這里買糧食啊。”
謝道韞道:“以慕容儁的性格,比起買他更喜歡搶,甚至他可能已經在打我們商隊的主意了。”
“比起糧食,我覺得他更想要我們的瓷器和玻璃。”
莫俊擔憂的道:“燕國可是大國,如果他盯上我們可不好辦啊。”
謝道韞道:“那就打疼他,燕國強的地方在于陸軍在于騎兵,為數(shù)不多的水師也大多集中在穎水和洛水,海上的力量并不強。”
“而且我們既然要彰顯武力,選弱國有什么意思,只有打敗燕國這樣的大國才能嚇退那些宵小。”
文易神情有些激動的道:“好,就選燕國,想個辦法把他們的水師引出來。”
他這個國主都拍板了,其他人也就不再反對。這就是勢力小的好處,人少山頭少,國主說的話更管用。
眾人商量了半天,制定了全套的計劃。包括如何引誘燕國人上當,如何的打這一仗,打完如何善后等等。
看著最后的方案,文易大聲道:“這是我唐國立國之戰(zhàn),一切都拜托諸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