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算軍功主要是樞密院的人進行,文官只需要派一些人過來協助、監督,其他文官有別的工作要做。
當先第一件就是安置俘虜。
莫俊匯報統計數字:“這一戰共俘獲兩萬七千七百九十一人,其中工匠八千零一十三人,潰兵兩千一百零六人,其余皆為工匠的家屬……”
“嗯,還有五百五十人是清河鎮的普通百姓,也一起被帶過來了。”
大家默默的為這五百多無辜的百姓默哀了一秒鐘,然后就開始興高采烈的商討安置問題。
薛大元說道:“斷不能把他們放在一起,兩萬七千多人一旦抱起團來必成禍患。”
其他人紛紛點頭,這些人和流民不同。
流民是無家可歸,給他們口吃的就感激不盡。這些是俘虜,誰都不知道他們在想什么。
甘憲道:“但這些工匠太重要了,如果就這樣浪費殊為可惜。”
莫俊道:“雖然可惜,但安定才是最重要的,不能本末倒置。”
事情陷入兩難局面,工匠聚在一起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可這樣一來他們就會抱團。
打散安置在各地,很多工匠就無法去作坊做工,造船廠就無法擴大。
文易聽了一會兒之后暗自搖頭,這些人思想太僵化了,以后有必要多給他們上上課。
“這八千工匠并非都是造船匠,有些是鐵匠,有些是負責加工船板的……真正核心的造船工匠五百人都不到。”
“仔細篩選,把技術過硬的工匠留下,其余打散安置在各地。”
“就算是技術過硬的工匠也不一定就要送到造船廠,鐵匠可以送到煉鐵廠,懂雕刻的可以送到印刷廠……”
“你們不能光考慮朝廷控制的作坊,民間也同樣需要各種工匠來打造家具、農具等日常用品。”
“因為缺少相應的工匠鋪子,大部分百姓家里都沒幾件像樣的家具,農具壞了要跑很遠才能修……”
“短期還沒什么,長此以往總歸不是個事兒。”
“我們唐國和別的國家不一樣,我們的目的是為百姓做主謀幸福建立一個大同世界,要盡可能的讓百姓過的好一點……”
“那些技術不夠好的匠人,可以安置在各個村子,讓他們開鋪子為百姓服務……”
文易的一席話說的眾人茅塞頓開,是啊,為什么非要把工匠往船廠送。
再說造船廠原本就有兩千多人了,現在一下子整八千人過去,也用不了這么多人啊。
只需要把最優秀的那一部分工匠挑出來,剩下的安置在全島各地。
即解決了安全問題,又能讓百姓得到實惠,簡直是一舉多得啊。
然后眾人就是一通馬屁,贊美國主英明之類的。
主基調定了下來,剩下的就好辦了。
先把島上優秀的工匠叫過來,對俘虜工匠進行考核,最優秀的一千名留下,其余人全部打散安置在各地。
俘虜的工匠一開始怎么想的不知道,但看到衙門給出的條件之后都非常的高興。
和正常百姓一樣分地分房子,除此之外衙門特別免費幫他們建作坊,免費相應的工具以及第一批用料,幫助他們開業。
人就怕對比,和之前的生活一比現在就像是在天上。
故土雖然難離,但也要看情況。
唐國給的實在太多了,只能對故土說一聲對不起……不,唐國就是我的故土。
夢啟城、鹽城、縱北城等地每個鎮子、每個村都分到了至少一名木匠和一名鐵匠,一舉補齊了基層工匠缺失問題。
順利消化了這兩萬七千多俘虜,唐國的整體實力再次邁上了一個臺階。
這天早朝,兼任戶部尚書的莫俊抱著一本厚厚的冊子就來上朝了:
“閬湖七千人、晉安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