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不用出兵,只需要給桓溫一定的情報,差不多就能幫他度過這一關。
看到他們討論出的最終結果,文易滿意的道:“能想到這些還算不錯。”
還沒等眾人高興,他話鋒一轉道:“你們說這么多,都是基于燕國只有二十萬軍隊,但有沒有想過,如果燕國擴軍增兵呢?”
柴犇道:“桓溫有水師之利,事不可為他完全可以從容撤退。”
文易道:“理論上是這樣沒錯,可如此一來燕國就能順勢拿下洛陽,然后席卷司隸、青州、兗州,乃至徐州、豫州都有可能淪陷。”
“失去了長江以北的土地,晉國將徹底失去戰略上的主動性。此消彼長,燕國就能從容收拾北方各國,甚至統一北方。”
“這種結局對我們來說同樣不利,我們想要看到的是,這一仗不分勝負,雙方繼續僵持。”
眾人再次陷入沉思,可過了許久都沒想到什么可行的解決辦法。
最終只能道:“臣等無能,請大王指點。”
文易沒有繼續打啞謎,說道:“還是那句話,這個世界是一個又一個環組成的整體,牽一發而動全身。”
“既然在桓溫和燕國身上找不到解決的辦法,那就從其他的環節著手,比如百濟。”
百濟?眾人朝地圖的東北方向看去。
賀方道:“百濟和燕國之間隔著高句麗控制的樂浪郡,他們能做什么?而且他們也沒那個膽子對燕國出手吧?”
文易道:“百濟的膽子可一點都不小,他們覬覦樂浪郡和玄菟郡幾十年,為了爭奪這塊土地和高句麗打了幾十年。”
“現在有機會能拿下這里,他們必然不會放棄。只要百濟拿下樂浪郡,就能直接威脅到燕國控制的玄菟郡。”
“玄菟郡的后方就是燕國的祖地龍城所在……到時候不論百濟會不會出兵玄菟郡,他們都必須派出大軍進行防守。”
“還有北方的敕勒人,和燕國是世仇,每年都會攻打燕國。據我所知今年他們還沒有出過兵,可以聯絡他們一起入侵燕國。”
“有這兩個牽制在,燕國就無法全力南下打桓溫……”
柴犇卻提出了不同意見:“百濟連高句麗都打不贏,他們應該沒有能力出兵威懾燕國吧?”
文易道:“靠百濟一家不行,那加上我唐國呢?”
眾人先是眼睛一亮,然后就紛紛皺起眉頭。
原因很簡單,加上唐國確實能拿下樂浪郡,可就這樣白白出力幫別國擴大疆土,他們無法接受。
即便這么做是為了幫桓溫解圍,維持南北平衡,從長遠來看對唐國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