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烽煙
這里并不是嘲諷車胤和孫康,是為時代感到悲哀。
不論你多有才,始終被門戶之見禁錮,想出頭就要費盡心思為自己揚名。
車胤和孫康有才嗎?這一點毋庸置疑,都是大才,且人品也都非常好。
可就是因為出身寒門,想一展抱負無異于癡人說夢。
而且炒作在當時是非常盛行的方法,士族之間相互炒作更是常規操作。
你無腦吹捧我家的后人,我無腦吹捧你家的孩子,然后大家的孩子一起名揚天下。
就比如謝道韞,能力確實很強,但她的主要能力還是體現在軍事上,文學方面,文易只能說比普通人強那么一點。
她寫的詩詞文章,在他看來也就是高考滿分作文級別的,結果硬生生被謝安炒作成了詠絮之才。
這里面的水份有多大,可想而知。
車胤和孫康的父輩想讓自家的孩子能有個更高的,正常炒作是沒用的,只能另辟蹊徑。
于是就有了囊螢夜雪。
當然,以上都是推測,也有可能他們家確實窮的點不起油燈呢。
但吳隱之不同,他是真正的貧民出身。
他家六代前的老祖宗在曹魏做過官,之后就一直是平民,家世一天不如一天。
西晉時期靠著祖上留下的地還能當個富家翁,永嘉之亂逃難到豫州,連最后那一點地都沒了。
在這種情況下他還勤學不輟,成為大才,這才是真正的底層百姓靠著努力改變命運的勵志傳說。
所以前世文易特別看過他的傳記。
嗯,順便提一句,他在二十四史中有單獨的傳記。
東晉時期,一個平民靠能力登上正史留下單獨的傳記,僅此一點就能看出他的才能。
當然,這其中韓伯的舉薦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沒有韓伯他就沒有展露才學的機會。
但韓伯為什么要幫他?還不是因為他有才。
這樣的人才來投,文易自然開心。
對于給他舉薦了這個人才的祖繼宗也更加的欣賞,是個福將啊。
雖然大家都說要講科學不要迷信,但有時候運氣這東西真的沒辦法說。
福將更是個自帶幸運光環的人物……文易希望他真的是個福將。
交談之后,文易就讓人帶他去天壇。
祖繼宗很不解,讓他去天壇做什么?文易也沒有多解釋,只是讓他去。
等到了地方他才知道是為什么,然后激動的淚流滿面,發誓一定要效忠唐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你道是為何?因為他在這里見到了祖父祖逖的牌位。
天壇僅僅作為祭祀昊天上帝的地方太浪費了,文易就在這里建立了忠烈祠和圣賢祠。
圣賢祠里都是古之圣賢,燧人氏、有巢氏……炎黃……大禹……老子、孔子等等。
忠烈祠是華夏文明史上的忠義之士和英烈,都立了牌位,祖逖就在其中。
這就相當于是以國家的形式來祭祀這些人,讓他們享受國家的香火,誰家的后人見了不激動?
歸屬感油然而生,唐國直接成為了母國。
回到臨時住所,祖繼宗興奮的描述了今天看到的一切。
吳隱之也很驚訝,沒想到唐王如此年輕,更驚訝于這里居然以國家的形式祭祀古之圣賢和忠烈。
對唐國的好感又增加了幾分。
對于祖繼宗的舉薦,他非常的感動,深感自己交對了朋友。
但對于文易所謂關注他的話并不相信,在他看來這不過是安慰敷衍之語罷了。
如果真重視他,肯定會直接接見,而不是什么關注。
但這并不影響他感激祖繼宗,能在這種情況下還想到舉薦他,是真朋友。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