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道韞越聽越是惱火,終于忍不住爆發了,道:“是是是,您說的都對,您最偉大至公無私,我們都是腐朽的碩鼠。”
“我明天就帶著孩子們回晉國去,免得我們的腐朽氣玷污了您高貴的品格。”
文易并不生氣,就這樣靜靜的聽著她發脾氣,直到她不說話了才道:“說完了,那我再說幾句?”
謝道韞賭氣道:“您是一國之君,誰敢不讓您說話。”
文易道:“如果我告訴你,在我的夢里這就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呢?”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繼續按照老套路走,我們的子孫面對這種思想武裝起來的敵人,會是什么下場?”
謝道韞臉上的表情微微變了一下,但依然側著臉一句話不說。
文易卻知道她的態度已經有所松動了,在她的心里,他的‘夢’擁有著特殊地位。凡是無法解釋的事情,都交給‘夢’。
他拉住她的手,把她轉過來兩人面對面,她微微掙扎了一下就順勢轉了過來:“把話說清楚,別想騙我。”
文易更加確定她態度松動了,連忙道:“我騙你做什么,人都有私心,我也有。怎么會不為我們自己考慮,不為孩子們考慮?”
“正是為孩子們考慮,我才決定把這本書寫出來。”
“與其未來讓別人用這種思想來打倒我們,不如我們主動出擊,用這種武裝自己去打敗別人。”
謝道韞將信將疑的道:“可是這里面全是教人謀反的大逆不道的思想,怎么武裝自己?”
文易道:“任何一種積極的思想,最終目的都不會是教人謀反。而是開啟民智,教會讓他們創造更好的秩序并積極維護。”
“就比如這本書,你只看到了前面幾頁,繼續往后翻就會看到教百姓維護秩序的內容了。”
“你翻到第二章……對,就是這里,你好好讀一讀是不是這樣。”
謝道韞直接翻到文易說的地方閱讀起來,看過之后表情果然好看了不少。
古代萬事離不開‘天’,為了讓自己的書更容易被人理解,文易也引入了‘天’這個概念。
同時還旁征博引,靈活運用了諸子百家先賢的思想。
比如第二章開篇他就引用了道德經里的一句話: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人行人道,都想讓自己變的更加富有,這本身沒有錯。
但欲壑難填,吃飽穿暖之后還想穿金戴銀吃山珍海味,想娶三妻四妾,想家產億萬,想奴役他人。
然后就是財富兼并,有錢的人越來越有錢,窮人被剝削越來越窮。
當窮人實在活不下去的時候就會造反,把富人全部殺死搶奪他們的財富。
然后一切歸于混沌,開始新一輪的輪回。
如果不想迎來大破滅,就需要一個人來行使‘天’的權力,抑制財富兼并,給百姓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讓他們有改變命運的機會。
這種情況下,大破滅就可以無限期推遲。
誰來扮演‘天’的角色,行使‘天’的責任呢?
皇帝。
只有掌握天下大權的皇帝才有這個能力代天行權,而皇帝也必須要想辦法抑制財富兼并,讓百姓活下去。
否則大破滅到來第一個倒下的就是皇帝。
如果皇帝沒有了,‘天’的權力會落在誰的手里?
普通百姓嗎?不,只會落在富人手里。可富人會傷害自己保護百姓的權益嗎?
不會,他們行的是‘人道’,只會加大力度剝削百姓。
百姓如果不想被剝削,不想被餓死,就必須要支持皇帝抑制財富兼并。富人如果不想迎來大破滅,也必須支持皇帝。
唐國推行的所有政策,學政體系、科舉體系、醫療體系,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