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不封之地的范圍,朝中也有許多大臣提出了疑問,并上奏把呂宋列為不封之地。
他們的理由很充分,這里已經完成了開發,建立了穩固的統治基礎……換成任何王朝都會把這里作為根基,沒有分出去的道理。
看到這些勸阻的奏折文易非常的欣慰,在關鍵時刻他們沒有因私忘公,有這樣一群臣子他如何能不高興。
所以在隔天早朝又有人當廷反對的時候,他感動的道:“諸卿一心為公我心甚慰?!?
“唐國起于微末,幸賴諸卿勠力同心、披荊斬棘方有今日之盛況……”
“大家吃了這么多的苦好不容易得了天下,我若把你們的封地放在苦寒之地,這與流放何異?”
“若我真這樣做了,恐怕天下人都要罵我刻薄寡恩了。不能把中原之地封給功臣,若是連海外沃土也不舍得,那就太小氣了。”
“但是光有土地還不行,人才是一切的根本。整個南洋人口最集中之處就是呂宋島……”
“將來諸君可以借用呂宋島的資源開發、建設自己的封國,呂宋島就是我留給你們的種子?!?
“就算把這些地分封出去,諸位也一樣是唐臣,是華夏后裔……咱們一起拱衛華夏文明?!?
郭吉廷感動的道:“陛下隆恩臣惟有以死相報。”
其余人也一起拜道:“陛下隆恩,臣等銘感五內,惟有以死相報?!?
文易高興道:“別動不動就死啊死的,活著才能為國效力?!?
正如文易所說,在唐國建立之前南洋就是一片空白,到現在除了東寧島、呂宋島,其余地方也只有一些原始部落。
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想開發建設自己的封國就變得異常困難。
各種資源如果全部從大陸購買調運,成本能嚇死人,有呂宋島在就能把成本壓到最低。
最重要的還是人口,尤其是漢人口以及歸化華夏文明的土著更加重要。
別看現在唐國能源源不斷從大陸遷徙人口,那是因為天下動亂民不聊生,百姓活不下去了不得不來。
一旦唐國平定天下推行新政,再想從大陸大規模移民就變得幾乎不可能。
到那個時候,呂宋島上的百姓就會變得尤為重要。
越是琢磨他們就越是感動,陛下是真的在為他們考慮啊。得遇如此明君,夫復何求啊。
說到人口,周啟心中一動道:“陛下,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倭奴人和毛人是華夏后裔,是否改變對他們的政策,保留更多的人口?!?
不少人都眼前一亮,紛紛出聲贊同。
經過唐國這么多年的‘經略’,倭奴島上的總人口只剩下百萬左右。
以前他們無所謂,死就死吧。
但現在不一樣了,將來分封了這些人口就能為他們所用,現在多保留幾分元氣,將來他們就能獲得更多的好處。
文易無奈的道:“你們呀……都說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但反過來說連眼前都顧不好,只講未來就更荒唐了?!?
眾臣都疑惑的看向他。
“唐國才只兩百三十萬人口,婦女兒童的比例非常高……按照十比一的比例招兵,我們應該能養活二十三萬軍隊?!?
“可現在的實際情況是我們只有十五萬軍隊,再擴招就會影響到民生,即便如此青壯還存在巨大的缺口。”
“僅僅是礦山就需要數萬青壯……還有各項基礎建設,需要的青壯更多?!?
“你們有沒有計算過,如果這些工作我們全部雇傭百姓去做,需要花費多少錢糧?”
“唐國遠不如大家想象中那般富有……諸位看到的繁榮,很大程度是建立在免費奴隸之上的。”
“或許未來倭奴人和毛人能解決封國的一部分人口問題,但那是建立在我們唐國能一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