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豁猶豫也就在情理之中,畢竟沒有誰能輕易放棄手中的一切。
不過他也不是優柔寡斷之人,很清楚事情已經由不得自己。被人推翻桓家上下絕無幸免的可能,主動投降唐國還能落個功臣的身份。
“既然他們不仁,就別怪我不義了。”他狠狠的道:“郗參軍,安石公,我的目標太大不好行動,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們了。”
郗超松了口氣,雖然和計劃相差甚遠,但總算不是最壞的選擇。
謝安也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這可以說是桓豁最好的選擇了。
之后桓豁明面上繼續和那些士族豪強周旋,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私下里郗超和謝安開始調動心腹軍隊行動。
這還要得益于上一次士族豪強造反,桓豁把軍中的士族豪強子弟清理了一部分,否則還真沒辦法做到不驚動任何人。
四天后的一個夜晚,宵禁之下的武陵郡郡治漢壽縣靜悄悄的,只能聽到更夫打更的聲音。
三更天時,縣城東門被悄無聲息的打開,護城河橋也被放下,一支手臂扎著白巾的軍隊魚貫而入。
帶隊的正是謝玄,他問開城門的守將道:“司馬匡等人都在吧?”
那人回道:“今日司馬匡假借過壽為名,邀請數十士族豪強子弟在家中聚會,酒宴一支持續到半夜,散會后那些客人并未出城。”
謝玄冷笑一聲道:“那再好不過,守好城門不要放任何人離開。”
那人道:“是。”
然后謝玄就帶著人一路向著目的地行去,路上打更人早早就察覺到了異常,嚇的連滾帶爬的躲在一個陰暗的角落。
等聲音消失他才悄悄探出頭朝軍隊行進的方向望去,那里是富人居住的區域。聯想到最近城內的風波,他心知大事不妙。
也顧不上打更了,順著墻根就往家跑。到家之后把門窗全都封死,然后帶著全家躲進了地窖里。
半夜,漢壽縣內權貴居住的區域燃起熊熊大火,映遍了半邊天空,廝殺聲響徹云霄。
直到天色大亮廝殺聲才停下來,渾身浴血的謝玄提著那把姐姐送他的唐刀,說道:“匯報戰果。”
副將出去轉了一圈回來報告道:“將軍,逆賊司馬匡及同伙五十七人已全部伏誅。”
謝玄道:“好,封鎖全城搜捕剩余同黨,不可放過一個賊人。”
“是。”
就在他動手的同時,襄陽等郡也發生了相同的事情。
荊州雖大,精華之地就是南陽、襄陽、武陵和長沙四郡,大多數的士族豪強以及宗室子弟也都居住在這里。
可以說一夜之間荊州的士族豪強和宗室子弟都被清洗一空,數代人積累的財富被掠奪。
其他郡縣殘余的士族豪強也知道桓豁這是徹底撕破臉皮準備造反了,可失去主心骨的他們已經失去了反抗的余地。
有些選擇了投降,有些選擇據城而守等待變局的出現。
不過桓豁并沒有派兵攻打那些據城而守的頑固分子,沒必要。
把反抗自己的核心群體剪除,他一邊聚攏財富,一邊派出使者向唐國奉上降表。
只是使者還沒出發,就先接到了桓溫的信。
這是一封措辭很嚴厲的信,大意是讓他識時務趕緊投降,不要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桓豁太了解自己的兄長了,他從這封信里看到了另外一重意思。
唐國大勢已成,放棄之前那些計劃投降吧。
盡管早就作出了選擇,可是看到這封信他還是感到驚訝。兄長這么快就改變主意,唐國真的就如此強大?
……
建康城,文易收到荊州投降的消息,心情并沒有太大的波動。早就預料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