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慶府的這一路清軍幾乎全軍覆沒,桂陽府的那一路清軍卻慫的更快。
桂陽府位于湖南、廣西和廣東三省交界處,地理位置比較重要,所以這里的綠營規格高一些,主將是參將,編制上有大約五千人。
參將馬泳收到劉光耀的出兵命令后,雖然不能拒絕,但是磨磨唧唧的收拾了四天才出發。
跟寶慶府守備姜淮的自信不一樣,馬泳是一個很擅長茍的人,說好聽點叫謹慎,說直白點叫做慫。
馬泳先是派了一支船隊沿著瀟水而下,船上打著他的參將大旗,但是其實沒有幾個人,只有一些操舟的船夫。
他自己則帶著主力在后面,偽裝成商船慢慢溜達。
結果他的前鋒船隊在雙牌縣附近上遇到了游弋警戒的蕩寇軍水師。
早都快憋壞了的水師看見清軍大旗立刻上前攻擊,一輪炮擊過后,擊沉擊傷了好幾艘清軍船只,其余的船只嚇得趕緊掉頭往上游跑去。
蕩寇軍緊追不舍,又擊傷擊傷了十幾艘,最后發現這些船上竟然沒有人,氣的鄭云龍大罵韃子狡猾,只能掉頭回去了。
逃回來的船只添油加醋的一說,馬泳立刻毫不猶豫地掉頭往回跑。
反賊水師太厲害,道路被封鎖,他過不去也沒辦法啊。
雖然這只是一場小規模的水戰,但是瀟水旁邊的雙牌知縣卻嚇壞了。
反賊實力強橫,竟然還有水師,水師竟然還有炮艦,這簡直徹底刷新了零陵知縣的認知。
現在的反賊都這么強橫嗎?
零陵知縣之前也是待業舉人,花錢買了個知縣。
上任也還不到一年時間,因為膽子小,所以買官的錢還沒有賺回來就遇上了反賊攻打零陵縣,可把他愁壞了。
他其實已經聽說了零陵知縣劉堯的事情,所以也想效仿劉堯開城投降。
但是現在雙牌縣守城之事已經不是他說了算了。
城防現在由雙牌縣大族李氏的長子李元武主持。
李氏雖然也是大地主,但是他家的財富主要是經商而來,所以常年居住在城里。
之前聽說反賊來了,李氏號召其他常住城中的大族一起招募鄉勇守城,其中李氏就招募了兩千人左右,占了鄉勇總數的一半。
而這個李元武也是個舉人,不過是個武舉人,跟之前的陳修遠一樣是個待業舉人。
陳修遠這種文舉人都排不上官,何況他這個武舉人。
況且李元武也不愿意花錢買官,所以一直在家待業,幫著他老子經商。
他是武舉人,不僅能開弓射箭,而且還能騎馬舞槍,平時還讀了不少兵書,算是雙牌縣最知兵的人,所以當仁不讓地成了雙牌縣的守軍主將。
知縣說話都沒他好使。
現在知縣想投降,但是又不敢主動提出來,生怕激怒了李元武等人。
但是他又一時找不到其他合適的機會,因此發愁的不行。
之前沈墨帶人進攻零陵的時候,零陵知縣劉堯還給雙牌知縣送去了求援信,結果雙牌知縣根本沒有派出一個援兵,一來是怕引來反賊報復,二來也的確沒有援兵可派。
雖然反賊打下零陵縣之后一直沒有進攻雙牌縣的跡象,但是零陵縣的各種消息還是從各種渠道傳了進來,搞得雙牌縣人心浮動,心思各異。
鄉紳地主自然是屬于惶恐不安的那一群人,家奴佃戶乃至各種小地主,自耕農,乃至貧寒書生,待業秀才舉人等群體卻是心頭火熱。
對于鄉紳地主階層來說,沈墨是十惡不赦的反賊。但是對于其他階層來說沈墨卻相當于救世主。
很多人已經在私底下開始串聯,籌劃著獻城投降。
在城中李氏的大宅中,李氏、任氏以及張氏和蕭氏各家大族的話事人聚在一起正在秘密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