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才是過硬的部隊。
身穿單衣、頂著刺骨寒風的獨立團一營,以破釜沉舟的決死精神面對強敵,在和對手兵力相等的情況下率先發起攻擊進行了一場慘烈的白刃戰,這在當時的中日戰場上也實為罕見。
李云龍的第一個對手是個日本軍曹,他不像別的日本兵一樣嘴里
“呀呀”地叫個沒完,而是一聲不吭,端著刺刀以逸待勞,對身旁慘烈的格斗視若無睹,只是用一雙陰沉沉的眼睛死死盯著李云龍。
兩人對視著兜了幾個圈子。也許日本軍曹在琢磨,為什么對手擺出一個奇怪的姿態。
李云龍雙手握刀,刀身下垂到左腿前,刀背對著敵人,而刀鋒卻向著自己,幾乎貼近了左腿。
日本軍曹怎么也想象不出以這種姿勢迎敵有什么奧妙,他不耐煩了,
“呀”的一聲傾其全力向李云龍左肋來個突刺,李云龍身形未動,手中的刀迅速上揚,
“卡察”一聲,沉重的刀背磕開了日本軍曹手中的步槍。一個念頭在軍曹腦子里倏然閃過:壞了,他一個動作完成了兩個目的,在揚刀磕開步槍的同時,刀鋒已經到位……他來不及多想,李云龍的刀鋒從右至左,從上而下斜著掄出了一個180度的殺傷半徑。
日本軍曹的身子飛出兩米開外,還怒視著李云龍呢。李云龍咧開嘴樂了,這宋哲元29軍的大刀隊不愧是玩兒刀的行家,真是越厲害的刀術往往越簡單。
這招刀術是曾在29軍大刀隊干過的張大彪的絕活兒,李云龍也學會了,這招確實厲害。
從小習武的段鵬被李云龍從縣城的街道上相中后就給想法設法地給拐回了了獨立團,,給自己當了警衛員。
可是從小習武,喜歡好勇斗狠的段鵬根本不是當警衛員的料。他早把保衛首長安全的職責拋到爪哇國去了,只顧自己殺得痛快。
紅纓槍經過他的改裝,紅纓穗足有二尺多長,槍桿是直徑兩厘米的白蠟桿。
這類極具古典風格的兵器在中國傳統武術中具有槍和棍的雙重功能,在精通中國武術的段鵬手里,這種兵器所發揮出的殺傷力是日本兵手中裝著刺刀的三八式步槍沒法比的。
崇尚冷兵器的日本軍人的眼光都很敏銳,段鵬一出場就捅穿了兩個日本兵,他們馬上發現這個對手不一般,頓時上來五個日本兵圍住他。
五把刺刀走馬燈似的不停地突刺,根本不容他緩緩手,他勐地仰面朝天栽倒,日本兵們還沒有醒過味來,段鵬手中的槍桿呼嘯著貼地一個360度掃堂棍,五個日本兵慘叫著栽倒。
白蠟桿的力道之大,五個日本兵的踝骨全被掃斷,圈外的日本兵大驚失色,紛紛圍攏過來,段鵬一槍刺入一個躺倒的日本兵胸部,身子借力來個撐竿跳,騰空而起,右腳已踢中一個日本兵的喉嚨,腳上的暗器劃斷了日本兵的頸動脈,鮮血隨著壓力噴起半尺多高,而槍尖借體重把另一個日本兵釘在地上。
三個日本兵再不敢輕舉妄動,背靠背擺出三角陣以求自保。段鵬手中的槍桿一抖,兩尺多長的紅纓穗如鐵拂塵一樣掃中面對他的兩個日本兵的眼睛。
槍尖又一抖,從兩個腦袋之間穿過刺入背對著他的日本兵后腦。段鵬正要收拾剩下的兩個,就聽見啪啪兩聲槍響,兩個日本兵應聲栽倒,他回頭一看,見趙剛正揚著槍口吹氣呢。
段鵬不滿地說:“政委,省點兒子彈行不?要拼刺刀就別開槍,你看人家鬼子多懂規矩,子彈都退了,別讓鬼子笑話咱八路軍不講規矩呀。”趙剛
“啪啪”又是兩槍打倒兩個日本兵,嘴里說:“廢話,哪兒這么多規矩?只要能消滅敵人就行。”段鵬拎著紅纓槍向格斗激烈的地方躥過去,嘴里低聲挖苦道:“政委槍法不賴,兩三米內彈無虛發……”趙剛雖然參加過不少次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