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王朝建立的第二年,從齊軍兩路進攻四川開始,西軍在軍事上就出現了敗勢。
春,齊軍大將關鵬突破川東防線,進入四川,攻占了重慶。
張獻忠忙派劉文秀反攻,亦被關鵬打了個大敗。
不久,齊軍先后占領了四川東部和南部的綦(qi)江、宜賓等重鎮,逐步開始向川西平原蠶食。
一開始,張獻忠尚不以為然。勝敗乃兵家常事,近二十年間,他曾經無數次走投無路,不也是過來了嗎?他毫不慌張,派出人馬,四出征伐。
可是很快,張獻忠就發現不對勁了。他面對的不僅僅是齊軍的進攻,更可怕的是他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在大西政權的統治下,歷史教科書上難以見到的現象出現了——對起義者的再起義。
看到張獻忠出現敗勢,四川各地在富家大戶和原地方官的領導下,紛紛起來。
擁眾據城邑,保村落,駐山谷,拒險寨者不可勝數。
凡獻忠所選府、州、縣官,有到任兩三日即被殺害,甚至有一縣三四月內連殺十余縣官者。雖重兵威之,亦不能止也。
川西原明朝軍官朱化龍“斂兵自守”,也割據一方。
黎州土司十六歲的馬京起兵反抗。
在張獻忠實際控制區內的百姓也紛紛起義,起義兵斬偽令者,所在皆是。
后來竟弄到這樣的地步,成都百里外,老百姓手里拿著鋤頭和木棍,都在跟大西軍為敵。
越來越多的人踴躍參加官軍。齊軍勢力更加迅速壯大起來。
張獻忠始則有條不紊,繼而手忙腳亂,終于驚恐絕望。
十多年提著頭沐風櫛雨,身先士卒,雖然艱苦,卻也快意。
勝也勝得痛快,敗也敗得干脆。如今住進了皇宮,開辟了帝業,卻陷入了無邊無際的焦慮煩惱之中。
作為一個職業軍人,他還沒有學會治理帝國這個需要同時處理多種事情的彈鋼琴藝術。
日理萬機,千頭萬緒,百爪撓心,心中如焚,壓力從四面八方朝張獻忠一個人壓來,幾乎要把他壓得粉碎。
從各個方面傳來的消息,都是警報和敗績。按了葫蘆起了瓢,好不容易鎮壓下一處,更多的火苗又在周圍燃起。
最初的新鮮勁過去了,現在他越來越懶得上朝,脾氣也越來越大。
有一天上朝,忽然把自己頭上戴的那頂鑲滿了寶石的金冠摘下來,扔到地上,用腳上去一頓亂踏,踩得稀爛。旁邊人看得面面相覷,誰也不敢上去勸。
踩完了,把旁邊侍衛的大沿布帽奪過來,戴在頭上,大笑道:“他娘的,老子還是戴這個舒服。”
他越來越懷疑揮兵入川是個錯誤。初以為蜀人柔脆,容易征服。不想他們是柔而不脆,一時望風而倒,終久卻不屈服,
隨著軍事上的失利,張獻忠的酒越喝越厲害,也越來越依賴看他人流血來尋找一點刺激。張獻忠發脾氣,誰也不能勸止。
某日,張獻忠心情不好,“即殺軍官三員,宣其罪狀,謂尹等在席間高聲談論,絕無顧忌”;某日“又殺文官一員,謂其吸煙太多,精神疲憊”;“又殺太監七名,謂有多數軍官在朝私語,該太監等溺職不報,罪當斬決云云”。
無論是宮內男女還是大小官員,只要稍不如意,即處以絞刑、斬首,或凌遲碎骨。
張獻忠的禮部尚書吳繼善,就是因奉命分配馬匹給各軍,請示張獻忠開列名單,以此細故而觸怒張獻忠,即受酷刑而死的。
有位武官,素為張獻忠所寵,因為冬至節祀天,未遵張獻忠令讀條文,以致冒犯張獻忠,被鞭打至死。
還有位官員,因諫張獻忠少殺無辜,而被重刑處死。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