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的名字,我考上了,我進殿試了!”
“我也進了。走,咱們找個地方喝酒去,慶祝一下?!?
顯然,在現在這個重文輕武的時代,能夠從會試當中脫穎而出進入到殿試,那就跟現代通過了國考是一樣的心情。雖說進到殿試當中的人也并非是全部能夠成為進士。但是,基本上錄取率也能達到個百分之七八十。只要自己不在殿前失儀,說錯話,應該都是沒什么問題的。
當然了,城墻下面聚集了無數的考生,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還是有那么一部分對自己的能力十分有信心但是沒有考上,還有心中抱著僥幸心理的考生存在的。
他們的結局,自然就和通過考試的形成了鮮明對比了,那些人都去吃香喝辣,基本上都想要今天大吃一頓來慶祝。而這些落榜者,基本上就是灰溜溜、失魂落魄的走在街上,準備回到客棧收拾行李離開汴梁了。
陸垚這邊,在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榜單上之后,也就懶得再去看都有誰的名字出現在這皇榜之上。相比之下,他還是更樂意于看這些學子們不同的表情反應,可以說,應試教育算得上是從古代一直流傳到今天的我國的核心錄取人才的方法了。然而,這些落榜者,真的是他們的能力不行么?或者說,如果讓他們做了官,當真就會比那些名列前茅的人要差么?陸垚覺得未必。
科舉制度是隋朝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后,為鞏固封建中央集權的統治而產生的。隋朝建立后,為了鞏固封建統治,加強對人民的控制,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的行政機構。而這些機構的正常運轉,需要大批德才兼備的人才去充實它。隋朝之前采用的“察舉”、“任子”、“納資”及“九品中正”等一系列選士制度此時也充分暴露了它們的弊端,例如隋之前的九品中正制,注重門第,將選人的大權掌握在地方中正官的手中,仕途完全為豪門所壟斷,非常不利于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而“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也加深了不同階層之間的矛盾,廣大下層知識分子渴望打破此種局面,躋身上層,參與政治,分享權力。因此,科舉制的產生正是為了選拔大量人才,將選才的權利收歸中央,解決官吏缺乏,同時緩解階級矛盾而產生的。
科舉制度和應試教育都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都為社會的發展培養了大批的有用人才,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們刺激了人們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學校教育的發展。但由于科舉制度與應試教育在某種程度上都是一種選“士”制度,一旦選士成功,被選者的社會地位和生活前景都會得到明顯的改變。因此盡管科舉制度和應試教育都有一套十分完備的考試制度,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客觀公正,分數面前人人平等,實際上蘊含著極不公正的一面。
一方面試題本身的僵化、腐化,考試內容的死板、冷僻,并不能真實綜合地反映人的知識和能力:另一方面評分時的主觀隨意性或是機械教條主義,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考試的客觀性。同時由于科舉制度和應試教育考試的內容都有著極大的局限性,學校教學的安排又是圍繞著科舉制和應試來進行的,結果便導致了學校教育中形式主義、教條主義的學習風氣日盛,廣大知識分子終日埋頭于書卷,不注重研究實際問題,只重視書本知識,輕視甚至忽視實踐活動,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窒息了思想的活力。另外由于競爭十分激烈,為了躍龍門而出人頭地,不少人便不擇手段地通關節,走后門,寄希望于徇私舞弊,甚至出賣自己的人格,良知。所有這些都背離了科舉和應試的初衷。原本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教育和社會發展的科舉制度和應試教育,反過來又嚴重地制約了教育和社會的發展。
科舉制度和應試教育都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都為社會的發展培養了大批的有用人才,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