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比武大會。
此時,場上只剩下了三名參賽者,除去使用各種手段,到現在依舊留在場上的莫迪之外,還有兩個是從一開始就奮戰到這一刻,繼續留在場上的存活者。而雖說看上去是一個三人混戰的局面。但是莫迪卻發現,除了自己,其他兩個存活的參賽者,卻都是一副要圍攻自己將自己淘汰掉的架勢。
這就要說說古代人的性格以及他們所厭惡的事物了。
從開元盛世到宋朝建立的二百二十年間,中國都是在打打殺殺中度過的:先是生靈涂炭的安史之亂,然后是動蕩不安的藩鎮割據,后來又是亂成一團麻的五代十國。
武人統治的時代,人人都朝不保夕。不但老百姓流離失所,連皇帝都是高危的職業。梁太祖朱溫、閩主王延鈞、趙王王容,義武節度使王處直等人都是死于兒子(或養子)之手。兄弟相殘更是司空見慣:梁太祖的兒子們互相殘殺,到梁朝滅亡時,8個兒子(養子)一個不剩。五代14帝中,除唐莊宗、周世宗留個了幾個子嗣外,其余12位皇帝的子嗣,都被人斬草除根。因此,宋代政治設計的第一個特點是對武力的全方位防范。開國不久,趙匡胤就通過“杯酒釋兵權”,戲劇性地解除了幾位最有實力的將軍的軍權。接著他又在制度設計上費盡了腦筋。
在成為皇帝之前,趙匡胤的最后一個職務是“禁軍統帥殿前都點檢”,也就是皇帝的禁衛軍司令。他深知在這個職務上,一個人可以做成什么樣的事。因此宋朝建立后,這個職務被取消了。
與此同時,趙匡胤又把軍事指揮權和軍隊調動權分開。這就從制度上杜絕了軍事政.變的可能。為了降低人們對武官職務的興趣,在宋代官僚制度設計中,文官升官很容易,武官晉升卻非常緩慢。宋代朝廷之上,武官見了文官,總是自覺低人一等。
開國十年之后的開寶三年(970),以一條哨棒打下了四百八十座軍州的宋太祖頒布了一條意味深長的法令:京都士人及百姓均不得私蓄兵器。他顯然不想再有第二個人用哨棒把他的子孫趕下皇位。趙匡胤的子孫們十分重視祖宗的這條“祖制”。淳化二年(991)、天禧五年(1021)、景佑二年(1035)、慶歷八年(1048)、嘉祐七年(1062)、宣和六年(1124)、宣和七年(1125),宋代七次頒布禁止私人藏有武器的各種法律,禁止的地域范圍從首都擴展到了全國,武器種類則從兵器擴展到了老百姓生活日用的刀具。
宋代南方林木繁密,百姓通常用袴刀來開荒種田。天圣八年,宋仁宗卻下詔禁止老百姓再使用這種刀:“川陜路不得造著袴刀?!本坝佣辏实塾窒略t重申此令,并規定,不但使用者有罪,連造刀的人都要嚴懲。
除了對武將大力防范,趙匡胤也沒忘了給文臣套上籠頭。精明的宋太祖運用“分權”和“制衡”之術,消除了文臣在制度上對皇權形成威脅的可能:他把宰相大權分割成了幾塊,將軍權交給樞密院,將部分行政權交給新設立的“參知政事”,即副宰相。
他又設“三司”來專門管理財政,分掉了宰相的財權。在地方上,他同樣也大行其“分權”和“制衡”的秘訣,規定地方官由中央派出,任期只許三年。為防止一把手獨斷專行,他為各地知州設立了名為通判的副手,來監督知州。他又派轉運使到各地管理財政,取消地方上的財政處理權。
雖然代價是形成有宋一代難以根治的“冗官”格局,但是趙匡胤終于排除了一切使貴族階層死灰復燃的可能,獨攬軍、政、財一切大權,達到“百年之憂,一朝之患,皆上所獨當,而群臣不與”的乾綱獨斷境界。
宋太祖顯然是一位愛讀歷史并且熱愛思考的武人。我們不得不說,他在制度設計上表現出的天才,除了秦始皇外無人可及。在專.制集權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