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拔出佩劍插在馬燧的眼前。
馬燧見到后,哈哈大笑。笑聲爽朗,笑得賈循有幾分疑惑。
大笑過后,馬燧道:“我奉顏太守之命到此,本就抱著必死的決心。豈會害怕區區的長劍一柄。公還是留著此劍,自刎用吧。”
賈循冷笑道:“你好生放肆,竟然敢當著我的面,說我會自殺。”
馬燧道:“安祿山為人,您是知道的。像嚴莊、高尚等輩皆安祿山之佐命元勛,尚且自身難保,何況是公!公奉安祿山之命鎮守范陽,范陽乃是安祿山的根本,安祿山豈會真心實意的信任公。聽聞安祿山已經攻陷洛陽,有僭越的想法。一旦他根基穩固,豈會放過公。昔日漢高祖和蕭何的故事,公應該知道。以蕭何與高祖之親密尚且懷疑,何況是公。”
賈循聽了,心中煩悶仔細一想,又覺得十分在理。
馬燧道:“天下謀略在于先謀己,再謀敵。安賊得志一時猖狂,后面必然覆滅。公深知富貴長久之道,應該懂得順勢而為的道理。我的話說完了,剩下的事情全看公自己決斷。”
賈循嘆息道:“我當然知安祿山不能成事,但是我若舉眾歸附大唐,會不會被安祿山所記恨,而引軍攻打。范陽守軍薄弱,恐怕不是安祿山的對手。”
馬燧立刻勸道:“聽聞郭子儀大軍已經收復云中,顏太守也在常山舉事,還有如平原郡太守顏真卿等人響應,天下局勢已經看出順逆。只要公肯舉事,剩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賈循于是和馬燧同謀,想要誅殺安祿山留在范陽的將領向潤客和牛廷玠。
然而賈循是個猶猶豫豫的家伙,前腳談的妥妥的,后腳就變卦。
等了幾天,馬燧勸賈循不要猶豫,不然會大禍臨頭,可是賈循不聽。
馬燧只得提前做好準備,一旦賈循事敗,立刻溜走。
果然很快事情敗露了,賈循口風不嚴找手下韓朝陽商議。
韓朝陽表面上應和賈循,暗地里向安祿山去信告密。
安祿山見信后,勃然大怒,立刻下令讓韓朝陽伙同向潤客等在范陽的將領,設法誅殺賈循。
十二月末,韓朝陽設宴請賈循赴宴。因韓朝陽是賈循的親信,賈循不疑有他前往韓朝陽府上。
賈循剛進屋,就被躲在廊上的刀斧手圍住了。
他驚道:“韓將軍意欲何為?”
韓朝陽喝道:“你背離主公,罪當滅族。”說完,將賈循亂刀砍死。并且趁勢入賈府,將賈循一族盡數處死。財產幾人分贓,算是安祿山的恩賞。
賈循一死,馬燧立刻從范陽逃走。
向潤客從韓朝陽處得知是馬燧的主意,于是派人追捕馬燧。
馬燧一路落荒而逃,慌不擇路的來到了西山中。有幸遇到了隱士徐遇,此人有忠心,得知馬燧是被叛軍追捕,于是將馬燧藏了起來。如此這般,馬燧才逃得性命。
他在山中待了一個月,等外面追捕的人稍微少點后,再離開。
有道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馬燧怎么也不會想到,外面的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別無他法,只能投奔平原郡去了。
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僭越稱帝,定國號大燕。年號圣武。封妻段氏為皇后,安慶緒為晉王,安思霖為鎮國承容公主,安慶和為趙王。達奚珣為侍中,張通儒為中書令,高尚、嚴莊為中書侍郎。
稱帝的事情完成,安祿山開始重新部署自己的進攻計劃。
安祿山含威帶怒地審視著眾人,道:“右羽林將軍,潼關的情況如何?”
崔乾佑虎軀一震,皇帝哪里是問潼關的情況,而是在責備他屢次進攻潼關,都徒勞無功。
他硬著頭皮出列,奏道:“稟陛下,潼關守將哥舒翰驍勇善戰,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