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報告,相比于已經開始動筆的工人部分,精髓所在則是大綱上張執象對現有社會階級的一個劃分。
共有五個:勛貴、士紳、商賈、工人、農民。
明朝有工人嗎?
有的,且不說張執象在龍江造船廠看到的五千余工人,在江西鉛山縣的石塘鎮,就有五六萬從事造紙的工人。
整個鉛山縣作為江南紙都,有十多萬造紙工人。
而在徽州府的歙縣、休寧、婺源從事徽墨產業的制造工人也有數十萬人,明朝手工業極其發達,諸多產業已經形成了巨大規模。
拋開那些產業工人不談,應天府人口一百八十萬,城內又沒有土地耕種,這些人以什么為生?
打工人就不是工人了?
大明到底有多少工人,看這個問題首先要看大明的土地兼并有多嚴重,失去了土地的無產者除了做佃農以外,便只能進城進作坊打工了。
畢竟地主們可不會養閑人,他們會最大程度的壓榨佃農的剩余價值。
全天下的土地就那么多,即便按照萬歷三十年的不可靠說法,有11.61億畝耕地,按照明初授田標準,男子十五畝來計算,需要八千萬壯勞力,這倒是妥當。
可在有耕牛的情況下,佃戶普遍需要耕種五十畝以上的土地。
在大量土地兼并,生產資料齊全的情況下,以大明的耕地計算,只需要不到三千萬壯勞力便可以完成耕種。
剩下的人都在做什么?
閑著嗎?
華夏乃絲綢之國,數以千萬記的女性從事紡織工作,就算居家紡織的女性不算,那江南眾多織造局、紡織廠,那些職業紡織女工總該算吧?
大量從事開礦、冶鐵的工人呢?
明朝不但有工人,而且數量極多!商業興榮的前提,是百業興榮!
大明的商品不僅僅要供給自己,還要從事世界貿易,全世界無數金銀等著大明用商品去換,幾乎就是撿錢。
這種時候,工人怎么會少?
王源之居高臨下,大概可以估算個數值,依照嘉靖六年的情況來看,大明應當有三千萬左右的工人,從事著各行各業的工作。
土地兼并→大量勞動力剩余→工業發展→商品貿易→土地兼并。
這是一個完美閉環。
他們以前就是這么做的,但是張執象明明確確的歸納總結,并寫了下來……
“他看待世界的角度很不一樣。”
王絳闕看著報告的內容,如此評點了一句,王源之點頭認可,說道:“老天師、陽明先生先生教得好,他更學的好。”
“世人多拘泥于表象,他看待事物,已經能見本質了。”
“居高臨下,看得愈發通透。”
“如何,還覺得他傻嗎?”
王絳闕微微一笑,搖了搖手上的稿紙,說道:“若是不傻,又為何會寫這些東西?天底下的聰明人,都在可勁往自己懷里摟銀子呢。”
“他要走的這條路,便是與天底下的聰明人為敵。”
“如何不傻?”
王源之接過書稿放歸原位,忽然問道:“絳兒,你說沒有了銀子,如何能讓王家經久不衰?”
王絳闕微微打了個哈欠,露出幾分少女的嬌憨,她伸了個懶腰,竟是有些慵懶的風儀,悠悠說道:“曲阜的孔家,龍虎山的張家。”
“千年世家,無外如是。”
“圣人立教,以化萬民,道常在,人常在,千年世家,必然得是圣人之后。”
王源之倏然轉身,看著自己女兒問道:“張執象可為圣人乎?”
“不知。”
她輕輕丟下一句,便不管父親,徑直離去了,這一天的小姑娘沒有再看書,而是難得的逛逛園子,蕩蕩秋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