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一點。上位者認為自己具有天然統治百姓的權利,所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制于人’,百姓們也從內心上認為這是毫無疑問的天理。頂多嘴上說一句‘食肉者鄙’也就罷了。
就算是圣人孔子,也只會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而亞圣孟子雖然更進一步,他說:‘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他們只是站在上位者的角度闡述朝廷官府和百姓的關系,并沒有真正意義上明白這兩者的本質關系,那就是買賣和交易的關系。
我們平常去市集上購買物品,如果覺得貴,不值得買,肯定會終止交易,買不起就不買咯。你要是強迫我買,那就會引起爭執,大家都會指責這個賣貨的人。
可是歷朝以來的官府就是扮演著這個強賣的角色,他制定的價格就是賦稅。如果賦稅合理,百姓就會按照你的規定繳納賦稅,購買官府保護自己的服務。如果不合理,賦稅非常高,百姓交不起賦稅會不會反抗?我認為一定會。
孟子說:‘舍身取義者也’。義是什么,義就是看到不講道理的人,我就會用生命來維護這個道理。我連命都不要了,你還想強賣嗎
所以暴秦無道,百姓稍有過錯便被砍手砍腳,交了稅還要去千里之外的邊疆服役,不能按期報到便要全隊斬首。這種無道的官府才會讓陳勝吳廣奮起反抗,大澤鄉一聲怒吼帶動了天下反秦的大浪。才有了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創下了漢家四百年基業。
到了靈帝時,十常侍把持朝政,天子在西苑賣官鬻爵,民間百姓甚至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黃巾暴亂,才形成了如今的三分天下。
可是官府還是那個官府,朝代變了,百姓們依然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咱們忠義縣的百姓哪一個不是在當地過不下去才跟著我來到這蠻荒偏僻的崖洲島?
大家都是為了能吃一口飽飯,能住上溫暖結實、遮風擋雨的房子。
所以我今日講這一課,就是為了告訴你們,官府不是壓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的,他只是售賣安全生活的商販。如果你的價格不合理,要強買強賣,百姓有權利不買你的服務,并且會聯合起來推翻你,換一個價格更合理的商販。
你們在座的有學堂學生,可能將來學有所成,被官府征辟成為縣寺一員,從而成為管理百姓的官吏。也有不少百姓在聽我的課,甚至我看還有不是忠義縣的百姓也在這里聽課。
我希望在座聽課的你們知道,在我的治下,在我還在擔任忠義縣長任上,我的官府就是服務于百姓的官府,絕對不允許有欺壓百姓,強買強賣行為的存在。
好了,今天的課就到這里。如果有問題,可以隨時來找我討論,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