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廚師長,不如留著和王剛處好關(guān)系,萬一表現(xiàn)的太熱情,等新來的走了自己也該下崗了。
王剛雖然脾氣不好,動不動嚎嚎兩句,急眼罵人,嚴重的時候踢兩腳,但好在管的不嚴,整天嘻嘻哈哈的,沒那么多條條框框,輕松自在。加上廚房百分之七十都是他的人,大伙兒還是能分出誰是大小王的,知道在關(guān)東人家寧肯得罪老板,也不能得罪王剛,把他得罪了沒啥好果子吃。
員工這么想也對,因為飯店廚房自成體系,有自己的規(guī)矩和秩序。
廚子在過去來講屬于下九流,和流氓、小偷、車豁子排在一起。下九流的人雖然生活在社會最底層,但這些人做事講究,重義氣。
廚子都是有師門的,每個師門都非常講究。拿拜師來說,就是現(xiàn)在廚子拜師也是三拜九叩,端茶行禮。徒弟對師父必須尊重,像父親一樣待成。
廚子可以和老板頂嘴干架,但絕對不敢頂撞師父。要是敢頂撞師父那是大不道,輕則攆出廚房,重則轟出師門。被轟出師門以后再想當廚師就有點難了,大伙都知道這人啥樣,也不愿意給介紹工作。
同門師兄弟之間都非常團結(jié),不說像親兄弟似的,也差不多。如果其中有人接下個廚房,所有師兄弟們都無條件幫忙,直到把場子順順利利的接下來為止。
廚房里廚師長是老大,員工都聽老大的,這是規(guī)矩。如果老大撤了,小弟們都跟著一起撤,就是老板漲工資也留不住。雖然現(xiàn)在大型餐飲都是企業(yè)化管理,但是廚房的規(guī)矩依然存在,都在遵守。
拿老譚來說,年前從濱海下來,那些跟著他從省城去的人都回來了。新掌舵人希望他們留下來繼續(xù)工作,并且答應(yīng)給漲工資,他們寧肯重新找工作也不留下,原因很簡單,老大撤了,自己必須撤。
廚房人文化水平都不高,沒接受太多教育,所以跟廚房人說話不要拐彎抹角,直來直去最好。也不要講大道理,接受不了,家常話屋里嗑最實際,誰都能聽懂,也能聽明白。不管你是廚師長還是總廚,千萬別裝文化人,干廚房的最煩文化人。
只要把人做好、正派、講義氣,就算手藝差點都能在廚房混下去。如果品行不端、德行不夠、做人不講究,手藝再好都很難生存。
廚房內(nèi)部經(jīng)常發(fā)生矛盾,吵架動手是常有的事,要不然咋說干廚房的都是土匪流氓呢。但廚房人團結(jié),不管內(nèi)部咋有矛盾,當遇到外部欺負的時候馬上會抱成一團,就連社會上的流氓都得退避三舍。
“寧惹流氓、不惹廚房”話就是打這來的。
干廚子的和三教九流都有交往,上到政府要員,下到黎民百姓,都是朋友。能和白道上的警察稱兄道弟,也能和黑道上的大哥把酒言歡。
廚房小社會,人生大舞臺。
說白了干啥都不易,為了生存,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什么樣的人都得交,什么樣的人都得為。
老譚在飯店干了十六個年頭,廚房啥情況啥規(guī)矩都懂,對員工這種說不上歡迎也說不上不歡迎的態(tài)度非常理解,根本沒放在心上。例會結(jié)束之后,開始跟著王剛熟悉廚房。
熱菜主廚房寬八米,長三十多米,整體面積二百多平,夠大。
從廚房門進來首先是上雜和煲仔區(qū),三個蒸柜,兩組八眼煲仔爐,一組灶臺,三個員工。
王剛介紹說:“三個蒸柜有一個是面點的,蒸米飯和餃子,剩下兩個熱菜用。煲仔爐做嘎巴鍋和鐵鍋靠大鵝。這塊兒仨人,咱家剁椒魚頭、蒸豬血、雞蛋燜子賣得快,全在這出。”
“師父好!”一個小伙兒向王剛打招呼,嗓門特別大,有點向老譚示威的意思。
王剛說:“這我徒弟,李勇?!?
老譚看了看李勇,小伙長得挺俊,娃娃臉,大眼睛雙眼皮,笑起來兩個腮邊各有一個小酒窩。
挨著上雜是燉魚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