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揚旌大隋養馬第383章何故發笑?楊廣對高不凡如此高度褒獎,令到在場官員都各懷心思,均意識到一顆政治新星正在冉冉升起了,而高不凡可沒想那么多,就大隋如今這氣象,就楊廣現在這種疑神疑鬼,喜怒無常的狀態,改朝換代也就數年之內的事了,誰在乎呢?
當然,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高不凡連忙謝恩,并口頭表示了幾句不要錢的忠心,然后就獲準站到一邊去了。
此時,臨清縣令崔武還跪在那,看得出十分緊張,連額頭都滲出了一層細汗,當楊廣陰沉的目光看過來時,這位崔縣令更是嚇得大氣也不敢透,跪伏在那兒一動不動敢。
“你又是何人?”楊廣淡淡地道,分明是在明知故問,因為崔武此身穿著縣令的官服,一看就知道是本地的縣官。
崔武一個激凌,連忙道:“回皇上,臣乃臨清縣令崔武,在此代表本縣百姓恭迎皇上圣駕。”
楊廣眼角兩邊的魚尾紋登時微微豎起來,眼神驀的凌厲起來,冷道:“你可是清河崔氏出身?”
崔武內心驚懼萬分,吃吃地道:“回皇上,臣的確出自清河崔氏二房一系。”
楊廣微微合上眼,眼凌厲之色也隨之而斂去,恢復了一副古井無波的樣子,只是在場一眾官員都不禁心驚膽戰的,因為這可是楊廣準備發怒的先兆,完了,這個崔武要倒大霉了。
果然,只聽楊廣道:“朕聽說清河崔氏有一女嫁與了反賊楊玄縱,是也不是?”
崔武面色微微發白,冷汗嘩嘩直冒,額頭幾乎都要觸碰到地板了,顫聲道:“確有此事,當初司徒楚公楊素還在生,親自為其次子楊玄縱求娶我清崔氏大房一系嫡女,已經是十幾年前的舊事了。”
楊廣點了點頭道:“崔楊兩家既然有姻親關系,那么崔氏名下的馬場有沒有為楊玄感過戰馬?”
崔武此時渾身都微微發起抖來,吃吃地道:“皇上明鑒,清河崔氏絕對沒有資助過楊玄感戰馬,事前對此事也絲毫不知情。”
楊廣淡淡地道:“姑且言之,姑妄聽之,那朕就姑且當沒有吧,日后若一旦查出清河崔氏參與楊玄感謀反,決不輕饒!”
崔武整個人都快嚇癱,聞言倒是暗松了口氣,因為聽楊廣話中之義,應該是沒有掌握到清河崔氏勾結楊玄感的證據。
高不凡還是首次得知清河崔氏竟然跟楊玄感有姻親關系,不過,門閥世家之間彼此聯姻本來就是常規操作,像清河崔氏這種大家族,人丁興盛,只怕跟大部份門閥世家均有聯姻,關系盤根錯節,絲毫也不出奇。
至于清河崔氏到底有沒有資助楊玄感造反就不得而知,反正聽楊廣的語氣,似乎暫時還沒掌握到證據,此時只不過一種警告和敲打。
正當大家以為崔武躲過一劫時,楊廣的嘴角閃過一絲微不可察冷笑,將一份清單扔到崔武面前的地上,冷冷地道:“崔縣令,這就是你們臨清縣迎接圣駕的貢品?安敢如此待慢朕耶?”
崔武的冷汗再次冒了出來,戰戰兢兢地撿起那份清單,的確正是臨清縣供應御駕船隊的物資清單,上面的物資雖算不得豪華,但也絕對不算差,跟鄰縣進貢的差不多,怎么到了自己這里就成了怠慢圣駕了?
“皇上……是臣失職,臣回去再多備一份貢品!”崔武明知楊廣在給自己穿小鞋,但還是識趣地伏首請罪。
楊廣本來就是要尋個由頭整崔武,以便對清河崔氏殺雞儆猴,所以目光一厲,寒聲道:“不必了,來人呀,臨清縣令崔武怠慢圣駕,就地格職,押下去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崔武登時嚇得魂飛魄散,嘭嘭嘭的把頭叩得震天響:“皇上饒命啊,皇上饒啊,臣并非怠慢圣駕,臣只是一時疏忽了!”
楊廣無動于衷,兩名千牛衛上前便欲把崔武架下船去斬首,在場一眾大臣一個個噤若寒蟬,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