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張良,沒有了富家公子的做派,生活質量也下降了很多,但畢竟刺殺秦始皇的名聲在外,道上的朋友們還是很給面子的,勉強維持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一天,張良百無聊賴地閑逛,溜達到了沂水圯橋頭(位于今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古邳鎮),結果遇到了一個穿著破爛的老頭。這個老頭走到張良身邊的時候,故意把鞋脫下來,甩到了橋底下,然后,這老頭還特別厚顏無恥地對著張良說:“你這小子,下去給我撿鞋撿上來!”
張良都愣住了,心想這老幫菜是哪位啊?是老壽星嗑砒霜——活膩了么?但是考慮到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張良還是強忍心中的不滿,違心地替他把鞋取了上來。
但是更過分的來了,這老頭得寸進尺,又蹺起腳來,命令張良給他把鞋穿上。如果說撿鞋勉強還能忍,穿鞋可就忍不了了,當時,張良真想上去給他那張猥瑣的老臉來幾拳,但是,此時的張良已經飽經風霜,久歷人間滄桑,飽經漂泊生活的種種磨難,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怒火沖天的少年了。張良強壓心頭怒火,半跪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幫怪老頭穿好鞋。結果,這個欠揍的怪老頭非但沒有絲毫謝意,反而仰面哈哈大笑,揚長而去。張良有點兒驚到了,哪兒來的一個精神異常人員,楞楞地在原地看著目送老頭離開,結果明明看著老頭走了好幾百米遠,一眨眼的工夫,老頭居然又回到了橋上,對張良不住點頭,還振振有詞道:“你小子不錯,孺子可教啊!”怪老頭告訴張良,五天后的凌晨再到橋頭相會。張良不知道怪老頭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但是這種來無影去無蹤的大佬,估計是神人啊,雖然不明就里,張良還是恭敬地答應了。
五天后,天剛剛亮,院子里的雞剛剛打鳴,張良趕緊急匆匆地趕到橋上。結果,怪老頭居然故意提前來到橋上,此刻已等在橋頭,見張良剛來,頗為生氣,劈頭蓋臉罵了張良一頓:“與長輩相約,居然敢遲到?五天后再來!”說罷,就奮然離去。結果第二次張良再次晚了怪老頭一步。第三次,張良也學乖了,既然老說我遲到,索性小爺跟你杠上了,他半夜就到橋上等著。
怪老頭之所以這么折騰張良,其實是為了考驗他,張良經受住了考驗,他正直的品格、堅定的信念和隱忍的意志感動了怪老頭,于是老頭送給他一本書,說:“認真讀這本書,將來你一定可以成為帝王之師,十年后必將天下大亂,你可以用此書興邦立國;十三年后,濟北谷城山下的黃石便是老夫,記得來找我。”說罷,怪老頭便揚長而去。(這老頭就是傳說中隱身巖穴的高士黃石公,亦稱“圯上老人”,真實身份不可考,而且在道教的神仙譜系里有名號,外號“下邳神人”)。
在那個時候,知識是極其寶貴的財富,書是絕對的奢侈品,張良拿到書以后別提多興奮了。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打開書一看,上面赫然寫著四個大字——《太公兵法》。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從中獲益匪淺。按照現在通俗的說法,所謂的《太公兵法》就是《六韜》,又被稱為《太公六韜》、《太公》,該書據說是由周太公呂尚(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所寫,全書以呂尚與文王、武王對話的方式編成。全書有六卷,共六十篇,《六韜》的內容十分廣泛,對有關戰爭和各方面問題,幾乎都涉及到了。該書曾經一度被懷疑是偽書,但是1972年4月,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中,發現了大批竹簡,其中就有《六韜》的五十多枚,這就證明《六韜》至少在西漢時已廣泛流傳了,偽書的說法也隨之不攻自破,根據目前的研究情況來看,一般認為此書成于戰國時代。這本書之前有讀過,篇幅不長,但是內容豐富,對于戰略和戰術的論斷很精彩,很有啟發意義。此外,張良撿鞋的地方圯橋頭,就在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古邳鎮,歷經多次毀壞和修繕,至今仍有遺跡。
四、偶遇明主
秦二世元年(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