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生命力的。
想要走出一條新路來,就要培養出一批真正的人才,讓這些人,得以發光發熱。
如今的世界,已在劇變的前夜了,就好像普羅米修斯盜取宙斯的火種一般,人類即將要竊取只有天神才有的對自然和整個世界的權柄。
在這個時候,若是還抱著四書五經,去參悟所謂的圣人之理,就意味著在數百年之后,與海外的日新月異相比,整個中原還將裹足不前。
這官校學堂,就是張安世打破這個局面的利劍。
只是,世俗的阻礙,還有千百年來的固定思維,是何等的頑固。
豈是張安世說打破就打破的?
好在這片土地里的人,總算并不沉浸在虛幻的泡影里。
他們很現實,而且還很卷。
既然如此,張安世覺得就得拿出胡蘿卜來。
成為錦衣衛是一顆胡蘿卜,天子門生也是一個胡蘿卜。
能做官,有地位,俸祿高,威風八面,人人稱羨……
一切美好的詞匯,足以讓這官校學堂里的學員,在世人眼里,乃是天之驕子。
而這種天之驕子,不靠血脈,不靠財富的多寡,只有一樣,那便是學好煉金、算數、醫學,了解天文地理,還有掌握人體的基礎知識。
這些……很難嗎?
很難!
可難算什么?總會有無數聰明人,超越同時代的人,成為佼佼者。
而如今,又有了朱棣這個護身符,天子親自來做這大宗師,吸引力,又大大地增加了。
將來,便是這官校學堂,與科舉搶奪人才的時代。
眾人紛紛到門前來看,個個發出嘖嘖的聲音。
張安世又道:“明日我就去尋姐夫,找一尊陛下的畫像來,就掛在明倫堂里。以后每日晨課之前,你們都去給大宗師行個禮,做弟子的,要有禮貌。”
學員們一個個激動萬分。
他們能考取這里,其實已覺得幸運,不過來此學習,終究還是覺得自己將來或可得一份好差事。
可現在來看,又何止于此,連皇帝都是自己的恩師呢,將來的前途還能差得了?
于是乎,官校學堂人人振奮。
這消息也迅速地傳開來了,不少人對此議論紛紛。
有不少人認為,陛下如此,實在不妥。
當然,不高興歸不高興,可心里難免失落,早知如此,俺也考一考那官校學堂試一試。
大意了,大意了啊。
不知明年何時招考。
此時,恰是張安世最志得意滿的時候。
他親自為官校學堂的學員們制定課程。
除此之外,召集教習們一起編寫教材。
教習們這個時候也很有精神。
其中有半數的教習,都是有功名的讀書人。
他們自知自己科舉無望,幾次名落孫山之后,也就慢慢躺平了。
原以為這輩子,自己已經沒有了多少希望。
正因為躺平擺爛,所以對于四書五經,頗有幾分怨念。
或許是出于這樣的心理,所以他們才常常出現在圖書館的雜學館里,每日看一些閑書。
有的人看過之后,沒什么興趣,自然也就走了。
可有的人,滋生了興趣,便隔三差五地來。
這一來二去,竟也津津有味。
張安世編寫的那些雜學書,好就好在,許多東西是可以驗證的。
有人嘗試著驗證之后,發現確實沒有錯,因而興趣更濃。
而這些人……如今都被雇請到了這學堂里。
其實他們的目的很單純,做一個教習,沒什么不好,有固定的薪俸,而且也可以教授別人一些本事,滿足一下自己好為人師的欲望。
可哪里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