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里亞農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回羅馬尼亞之后,民眾紛紛為此舉行巨大的勝利游行。
在雅西十四萬民眾舉行了游行,他們高舉著羅馬尼亞國旗和埃德爾的畫像,歡呼自己的喜悅。而在康斯坦察,二十多萬民眾聚集在政府廣場為這份條約的簽訂而歡呼。至于首都布加勒斯特,更是將聚集的人數達到了三十一萬。
為此羅馬尼亞內政部接連下令,讓各地警察局一定要保證民眾的安,不能出一點紕漏。于是在民眾為這個天大喜訊歡呼雀躍的時候,各地的警察幾乎員出動維持的秩序,甚至有些規模太大的地區,還請求駐軍的幫忙。
所以當民眾散播著熱情洋溢的節日氣氛時,警察們在為他們的安保駕護航。
獲得遠超自身新領土的喜訊光是民眾歡呼還不夠,政府也為此組織了眾多活動。例如第一時間就更換新地圖,而且還發行了新地圖的郵票。這也受到民眾的追捧,當天就將發行的兩千萬張新郵票購買一空。
除此之外,羅馬尼亞政府還召集多次工商業人士聚會,邀請其前往新領土投資的事宜。并且給予承諾,三年免稅,五年半稅的優惠條件。
同時將不少從匈牙利人手中收來的資產,低價變賣給他們。當然這些資產都是屬于已經被挑選過的,最早獲利當然是羅馬尼亞上層人物。盡管如此,這些資產依然受到在場商人們的追捧。不少優質的資產,其價格基本能達到市值八層之多。
當然,政府除了給予中上層好處的同時,也沒有忘記讓下層民眾品嘗勝利的成果。接下來針對底層民眾,從匈牙利人手中獲得的土地也將對其發賣。這些大小不一的土地,將被通通分割成兩公頃左右,將以一個極為便宜的價格對民眾出售。而且每戶只能購買一塊,禁止多購。
這項決定除了讓民眾獲利之外,這也是埃德爾幕后推動針對農業改革的一部分。讓農村人口加大流出速度,逼迫土地主們使用更多農用機械。早日讓羅馬尼亞完成機械化耕作,以為未來羅馬尼亞工業大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舉國歡慶的場面不能長久,畢竟大家都要生活,所以在十來天后喧囂熱鬧的場面逐漸平靜了下來。不過借著獲勝的成果,羅馬尼亞民主主義有泛濫的趨勢。而在輿論導向上,媒體逐漸出現了將羅馬尼亞放在與英法意等,平等地位上的意思。不過寫的比較委婉,但是其內容卻是不容置疑。
這些媒體宣稱,羅馬尼亞在巴爾干和東歐有關乎自己的核心利益,其他國家在對該地區施加影響時,必須考慮到羅馬尼亞感受。這些文章發表后,在國內被民眾一搶而空。其中有一篇文章引起了軒然大波,其上從領土、人口、經濟、軍事以及政治上,對羅馬尼亞多方面和其他列強做了比較。
從領土上講,羅馬尼亞國土已經超過了意大利(意0萬平方公里,羅不算加利西亞地區以及被其駐軍的烏克蘭西部,有2萬平方公里)。從人口上講,與其差距也不大(意大利有2萬人,目前同樣不算之前還沒有被默認其地區的人口,羅馬尼亞有2200萬人)。而經濟上也與其差距較小。至于軍事上,海軍完沒有可比性,陸軍從經費和戰果上意大利是遠遠不如的。
在至關重要利益關聯上,與目前執掌歐洲大陸的英法兩國,也沒有什么能引發較大沖突的矛盾點。而且羅馬尼亞周圍沒有能對其構成威脅鄰國(烏克蘭目前依然健在,還沒有被蘇俄吞并)。所以在文章最后總結道,羅馬尼亞完可以成長為歐洲新的大國。這篇從各方面分析羅馬尼亞的文章,一經發表就引起國內各個階層的討論。
有人對此深表認同。也有人對此嗤之以鼻,認為這只是一篇嘩眾取寵的文章。
認同的人引用該文章的數據,認為羅馬尼亞只要消化完新領土,一定能從國力上超過目前大國中最后一位的意大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