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旅作為機動力量,隨時準備打擊穿插的敵人。”
“最后,禁衛一師和二十八師留守文尼察,以作好防御工事,并隨時準備增援前線。”
費列伊特將作戰計劃布置完后,他看向了會議場的參與人員。
事實上他這份作戰計劃,非常簡單易懂,只要懂點軍事就能看明白。這是一個斜面部署陣型,主要是依靠中路擋住敵人進攻,然后右路以迂回攻擊的方式繞到敵人后方,將其殲滅的計劃。
當然這份計劃別看它簡單,實際上是費列伊特根據文尼察的地形所特意布置的。其中重點就是需要中路擋住敵人的進攻,為此他翻閱了蘇俄建立后,歷次作戰的情報和其軍隊的組織結構,精心設計的。
在費列伊特看來,蘇俄軍隊雖然說士氣高昂,戰斗中悍不畏死。但是在其軍隊的組織管理上,完是一團糟。就拿蘇俄最喜歡用的集團沖鋒來講,其主要原因還是軍官軍事技能不過關,所以才必須使用這種簡單的方法。
而他們和白衛軍的戰斗,在費列伊特看來更像是一場比爛的戰斗,雙方作戰都是大開大合漏洞百出,不過因為蘇俄的組織能力更高,所以才能蘇俄笑到最后。
就拿在俄國內戰中聲名赫赫的捷克軍團來講,這不過是一群被沙俄俘虜的原奧匈軍隊戰俘。結果這群十萬左右的戰俘居然在俄國鬧得天翻地覆,可想而知兩方的實力有多大差距。
在費列伊特召開軍事會議部署作戰計劃的時候,蘇俄也在別爾基切夫召開軍事動員大會。
沒錯蘇俄的作戦會議早就召開過來,現在是召開準備打仗的動員大會。
既然是動員大會,那么身為主管軍隊思想的斯大林同志,當然只能義不容辭的站在講臺上,對下面的各級指揮員做動員。“同志們,祖國母親在看著我們。領袖列寧同志,也在莫斯科等著我們的好消息。這次對新帝國主義者羅馬尼亞的戰斗,將拉開革命的新篇章。讓我們用飽滿的熱情和永不磨滅的戰斗精神,來打好和羅馬尼亞的這一仗吧。”
隨著斯大林話音落下,在場的指戰員們都一起高喊起來。
“烏拉”
兩方的戰前的準備都差不多了,接下來一戰在文尼察的會戰即將展開。鹿死誰手,這就需要看兩方的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