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老為心。道不同,不相為謀,古今共然,奚足怪乎!”
“三先生既為斯文宗主,后學之師范,雖曰攘斥佛、老,必當據理至公無私,則人心服焉。三先生因不多探佛書,不知佛之底蘊,一以私意出邪言之辭,枉抑太過,世之人心亦多不平,況宗其學者哉?”
這是一本名為《道余錄》的書稿,道衍認為北宋二程(程顥、程頤)、南宋朱熹所構建的理學體系里,多以一己私意攘斥佛老,于是列舉了二程遺書里的28條,朱熹語錄里的21條,來逐條一一反駁。
朱棣若有所思:“所以你打算用這種方式,從思想上來對抗理學?”
“以前是這么想的,不過現在覺得這法子屬實上不得臺面。”道衍誠實說道。
朱棣笑了笑,說道:“跟不能還嘴的死人辯論,那確實上不得臺面。”
“不過現在有這個了。”
隨著道衍的目光,朱棣看向了被青玉鎮紙壓在案幾上的那封信。
“這是什么?”朱棣好奇地問道。
“這是跟能還嘴的活人辯論,用的東西。”
道衍推開青玉鎮紙,抖了抖信紙,目光極為專注。
“陛下可知道,有了這東西,老衲便能把程朱理學這座擎天大廈,挖塌一角。”
“這封信上,寫了什么?”
朱棣有些不可置信地問道。
道衍把信紙遞給了朱棣。
朱棣捏著信紙認真看了幾息。
隨后還給了道衍。
“陛下懂了?”
“你看朕像是懂了的樣子嗎?”朱棣面色平靜的反問。
道衍哈哈大笑,給朱棣詳細地解釋了一番,這封信的意義。
朱棣沒有太過關注道衍講解的具體內容,但他卻敏銳地意識到了這封信能起到的效果。
這是打壓江南士紳絕佳的武器!
“這封信是誰寫的?”朱棣問道。
“姜圣。”
聽到這個回答,朱棣的內心毫無波瀾,已經不震驚了。
對于姜星火這種天文地理歷史政治哲學無一不通的全才,你就當他是仙人就好了,既然不是凡人,凡人有如此表現自然值得震驚,可對方如果在你心目中是仙人,那還有什么好震驚的呢?
朱棣轉而關注起了這封信的效果。
“你是說,只要能證明程朱理學堅持的人性論是錯了,那么程朱理學這套‘存天理,滅人欲’,便能被系統地推翻?從而在思想層面上,徹底將江南士紳的這套東西,壓倒下去?”
“正是如此。”道衍捻珠微笑。
隨后道衍補充道:“當然,學術之爭乃至道統之爭,肯定不是一封信就能簡單地做到決勝的,程朱理學發展數百年,也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輕易撼動的,但這是一個開端.只要有這個開端作為引子,引起人們思想上的懷疑,自然可以起到打擊程朱理學的目的。”
“不對。”朱棣突然蹙眉說道。
“哪里不對?”
朱棣捋了捋思路說道:“朕為什么要打擊程朱理學呢?”
“便是江南士紳們信這一套,可現在終究是朕當皇帝啊,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朕是君父,程朱理學這套東西,朕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不。”
道衍放下了信紙,重新用青玉鎮紙壓住,轉頭說道。
“陛下您理解錯了。”
“打擊程朱理學的目的從來都不是為了打壓江南士紳階層,從更高的角度看,江南士紳算個什么東西?充其量不過是臭蟲罷了,確實沒法徹底打死,打還會臟了手,可不打就會在你面前晃悠惡心你。”
“打壓江南士紳階層只是順帶,打擊程朱理學的根本目的,在于集權!”
朱棣皺了皺眉:“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