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人,戲臺子上都是要做丑角的?!?
這是要給蔡京翻案嗎?
高遜志心頭暗忖,不過倒也不像,在他看來,雖然他不是很認同姜星火的政治主張,但對于姜星火的人品節操和學術立場,還是比較認可的.對于王安石,姜星火都能給予客觀公正的歷史評價,并沒有因為同樣要搞變法就把王安石捧起來,此時是不太可能捧一個各方面遠不如王安石的蔡京的。
當然了,你要說拿荀子的“圣王說”吹朱棣那是沒辦法好嘛,吹一吹又不花錢。
“蔡京新政,有一個重要的政策,也是最具爭議的政策,那就是醫藥濟養?!?
“有沒有熟悉這段歷史的?”
臺下眾教師面面相覷,他們都是從各府縣基層的學政衙門里自愿報名來的,大多數人,是覺得待在窮鄉僻壤里實在是沒什么前途,而大明行政學校,是京里的衙門,而且是國師親自管著的,比較有發展空間,又同樣是學政系統,專業對口。
但你要說這幫人有多厲害,那也未必。
因為在大明,雖然學政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差事,但那指的是類似能在殿試、府試等級別較高的考試里當主副考官的,而對于基層來說,則并非如此。
所以在基層當學官的,嗯,水平不見得能高到哪去,科舉水平高的都去當行政官了.雖然科舉水平體現的不全面,但在這個時代顯然是體現一個人學習能力的最標準參考標桿。
見實在沒人回答,曹端琢磨了一下,站起來回答道。
“在下翻閱史書筆記時,倒是略有所聞?!?
見到最近因為“王霸、義利、古今”三辯擂臺賽而名動京師的曹端登場,眾人都是沒覺得突兀,雖然因為《明報》上“走進甲骨文”的欄目而讓曹端有些被打臉,但能登上這個擂臺,再加上過關斬將的表現,本就證明了曹端的能力。
“蔡京當權后,有意重開新法,在濟養方面他開始結合王安石等人的辦法,打算在北宋全國范圍內建立居養院、安濟院、漏澤園等,因為蔡京當時主管戶部,所以手里有錢,也敢做事。”
這里便是說,居養院類似于現在的養老院,主要收容無人照顧的老人和殘疾人;安濟院則類似于現在的醫院,只不過專門為貧民醫療救助;漏澤園則是幫助死亡流浪者的助葬機構,有點類似義莊。
聽起來不錯是吧?蔡京真是大善人。
當時,在中樞的推動下,地方官府開始大規模修建安濟院,而由于蔡京用的還是王安石變法的思路,正如以前青苗法搞得好的官員會被晉升,搞不好就會被擼下去一樣,蔡京也是這么玩的,中樞對社會濟養這項政策的落實是有kpi的.每年年底,對地方官府的考核中,推行濟養新政的官員將會獲得皇帝的口頭嘉獎以及后續在升遷、轉任等方面的優待。
所以,因為中樞非常重視,地方官府就在這方面投入了相當的人力物力。
嗯,沒錯,我鐵血大宋又又又一次重現了自慶歷新政、熙寧變法等等改革以來的景象。
居養院建好了沒人住怎么辦?知縣帶著三班衙役親自出動,到處抓老人和殘疾人塞進去。
漏澤園沒有死亡流浪者下葬怎么辦?那就
而且最離譜的是,蔡京建醫院就算了,還把主意打到了藥店上。
當然了,這也是有傳統的。
王安石變法的時候,新黨就認為民間的藥店大部分都會隨意抬高藥品價格,使得百姓就醫比較困難,所以王安石干脆親自動手,搞了國營藥店“賣藥所”,以低于市場價來銷售藥材。
嗯,后果也都想象得到,經過一系列不算復雜的利益輸送,民間藥店壟斷又出現了,無數自高粱河車神時代以前就開始經營的百年老店紛紛破產。
而蔡京的醫藥,不僅全盤繼承了王安石的思路,還大改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