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個多月里,明月簡單了解了下趙國的國史,呈現在他面前的,是一連串觸目驚心的政變!
公元前444年,趙國的奠基之君趙無恤去世,也不知道老家伙是不是腦子抽抽,放著五個親兒子不傳,傳位給侄孫趙獻侯。結果趙無恤的兒子趙桓子大怒,驅逐趙獻侯,自立為君。
等到趙桓子死后,國人又驅逐了他的兒子,重新迎回趙獻侯。
這場內亂,導致趙國丟掉了三晉之首的地位,淪為魏文侯馬仔。
等到公元前400年,趙國的真正建立者趙烈侯去世,歷史又重演了,他的弟弟武公自立。過了十三年,武公死,趙烈侯的太子又打跑了武公的兒子,成為趙敬侯,正式遷都邯鄲。
歷史繼續發展,但趙國卻一直在重復過去,公元前376年,趙敬候死,趙成侯繼位,公子勝與他爭立,作亂。
公元前350年,趙成侯去世。他的兒子趙肅侯又和公子緤爭立,內亂。
總之,一百多年時間里,趙國幾乎每次王位繼承都會生出幺蛾子,這種亂相儼然成了傳統,每次都把前代好不容易積攢下的國力消耗殆盡,所以一直是個二流國家。
至于趙武靈王末年那場沙丘宮變,就更不用提了,平原君趙勝,馬服君趙奢都是親歷者,對此記憶猶新,而廉頗藺相如,更是老早就建議趙惠文王早定太子之位。
趙惠文王二十二年,大疫,置公子丹為太子,說來也巧,趙丹剛剛被立為太子,那場疫病就平息了,趙國的君臣和百姓都覺得此乃太子帶來的福祉,這儼然成了趙丹最大的一個政治資本。于是趙丹在繼位前做了十一年太子,雖然比起武靈王和惠文王,他顯得有些庸碌紈绔,但卻是正統繼承者,有很深的根基,頗得大臣百姓擁戴。
總之,打鐵還需自身硬,明月自己沒有半分實力,又沒把握說服趙太后大義滅子,取得宗室將相支持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既然如此,還篡個蛋的位啊!
“結論,貿然行事,只會害了我自己,身敗名裂,為天下笑爾,更可能讓趙國再度內亂,秦人長驅直入,長平之戰,甚至邯鄲之圍提前發生……”
沒有五成以上把握的事,他不會做。想明白之后,明月臉上的擔憂不見了,反而露出了笑容:“所以啊,趙太后雖然偏心卻不糊涂,我雖然看趙丹不爽,卻沒有做一國之君的準備,至于趙王……”
想到那個恨不得將自己所有情緒都寫在臉上的趙丹,明月就忍俊不禁,像趙丹這種性格,放在后世進了單位,可是要狠狠吃癟的。
“他這種人,也做不了老謀深算,縱弟為惡的鄭莊公!我與他之間雖有耿介,卻沒到不死不休的程度。”
……
按照廬陵君之前的囑咐,明月坐在蒲席上,一點點解開捆綁竹簡的麻線,將一枚枚散落的竹片扔進炭盆里燒毀。看著竹片起火燃燒,上面的墨字逐漸不見蹤影,化作青煙,他突然笑出了聲。
他想到,自己身上穿的,腰間佩的,手里拿的,甚至是大小便時用的廁籌帛布,都是珍貴的先秦文物,尤其是手里正在燒的竹簡,這可是最接近原版的《左傳》啊……
他還記得,那應該是2012年時,一批浙大收藏的戰國楚簡首次公開展覽,主要內容正是《左傳》。當時學校里那個教先秦史的老師可激動得不得了,一直跟他們說這破解了《左傳》真偽之爭,是劃時代的大事。
若是那位老師知道自己在焚燒如此珍貴的文物,估計會氣得吹胡子瞪眼吧。
這么想著,明月卻燒得更來勁了,還哼起了歌。
銷毀證據后,他拍了拍手站起身,想道:
“依照廬陵君趙通的性格,他大概是覺察到趙丹要對我不利,才善意提醒,而不是慫恿我造反。沒猜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