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好處,葉華和王溥去曲阜辦差。
這是郭威登基的第三個年頭,再有半年多,葉華就虛歲16了,在鄉下,16歲的男孩子還不成親,家里的爹媽都會很著急的,到處去托媒人,趕快說上一房媳婦,如果過了20歲還找不到媳婦,就只能找腦筋不好的,身上有殘疾的,或者是寡婦,全家人都抬不起頭。
王溥決定向郭威建議,要求對拖延不成親的家庭,進行懲罰。
16歲以上的男子不成親,家里交1石稻谷,女孩不成親,罰一匹布!
王溥覺得這個辦法很好,能夠讓人口快速增長。
有了人,就有了稅收,就有了士兵……
“我絕對支持。”葉華笑呵呵道:“不過從我個人來講,我情愿先交幾石稻谷!”
王溥老臉拉得很長,不悅道:“冠軍侯,你是多少人心中的英雄,表率,應當多娶親,多生子,多子多福,給你們葉家開枝散葉才是。”
葉華不以為然,“王相公,你要是真想增加人口,就不該鼓勵我多娶親,你應該希望我娶的越少越好,最好只娶一個!”
“怎么會?”王溥板著臉道:“娶的多才能生的多!”
“那別人呢?所有人都這么想呢?”葉華道:“天下間的男女數量差不多,有人娶的多,自然有人娶不上老婆。一家子孫遍地,卻多了好多光棍,這叫增加人口,還是減少人口?你說啊?”
“我!”
王溥被問得啞口無言,他仔細想了想,貌似還真是這個道理,自己怎么就沒有想過呢?一個男人娶幾個妻妾,縱使多生幾個孩子,也是比不上一夫一妻,好幾家一起生的多……所以,要鼓勵生育人口,應該限制納妾,限制丫鬟奴仆,讓男女之間盡量湊成一對,才是正辦!
“冠軍侯果然見解高明,老夫受教了。”
葉華話鋒一轉,“王相公,世上的道理就是如此,比如要增加人口,應該是限制納妾,而非鼓勵納妾。要弘揚儒家,應該是約束士人,而非舉傾國之力養士,更不該對一座墳包拜了又拜,也不該對幾十代以后的人,給予那么多的賞賜,那么大得特權!你們這么干,都是在給儒家抹黑!”
人口的事情,王溥很容易接受了,可說到孔家的事情,雖然邏輯是一樣的,但王溥就吹胡子瞪眼了。
“冠軍侯,重士人,敬圣賢,難道不對嗎?”
“王相公!”葉華同樣提高了聲音,“什么叫士人?士為知己者死!舍生取義,學富五車。向朝廷要好處,要優待之前,先拍著胸脯問問自己,夠不夠士人的標準?配不配當一個合格的士人!”
“孔夫子早就說過,不語怪力亂神,他死了一千多年,學他的道理主張也就是了。還點點跑去拜墳頭,能有什么用?孔夫子要是有靈,就違背了他自己的主張,要是不靈,拜了又什么用?”
葉華都講出了“孔夫子悖論”,王溥脖子漲得和腦袋一般粗,愣是找不出駁斥的言辭。
葉華還不罷休,繼續道:“孔夫子也說過吧,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孔家傳到了現在,已經快50世了,你們還念念不忘,替孔家子孫爭取優待,我問你們,那個孔仁玉是真的,還是假的?不是說孔末已經把孔家子孫都給殺光了嗎?孔仁玉是怎么冒出來的,經得起推敲嗎?他身上真的有孔夫子的血脈?即便有血脈,又能如何?”
“孔家后人,仗勢欺人,盤剝百姓,他們干那些為非作歹的事情,只會給孔夫子臉上抹黑,讓圣人蒙羞,你信不信,假如孔夫子真正活著,應該先用家法,處置了自己的后人!他要是下不去手,那就不配當萬世師表,就不配圣人先賢……”
葉華像是連珠炮似的,懟得王溥瞠目結舌。
過了好半天,王溥才說道:“那個,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是孟子說的,可不是孔子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