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天幕下老祖宗們如何議論紛紛,天幕上綜藝還在繼續播放,小撒老師開場過后,是四位當代讀書人解讀《史記》。
張大可:“《史記》是記載三千年歷史的一部紀傳體通史,剛才幾位出場的歷史人物,烘托出了《史記》里兩大要素和特點。
一個是紀傳體,一個是通史。從黃帝到秦始皇,到張騫,它貫通了三千年。
《史記》它是有五體構成,《本紀》十二篇,是寫帝王的;《世家》三十篇,是寫諸侯的;《列傳》七十篇,是寫名臣將相和社會各界代表人物的。
這三體在一百三十篇中,占了百分之九十的篇幅。”
蒙曼:“其實最好的一點在哪兒呢,《史記》以人物為中心。
它寫了四千多人物,精雕細刻的人物就有三百多。
比方說,我們知道屈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有著什么樣的志節,有著什么樣的遭遇。
那是司馬遷的《屈原賈生列傳》,其文約,其詞微,其志潔,其行廉,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所以它是一個三千年的英雄群像,就這么栩栩如生的,如同剛才演繹的那樣出現在我們面前了。”
張大可:“《史記》有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實錄,司馬遷在《項羽本紀》把項羽塑造成一個傳奇英雄的形象。
可是在《史記》的其他篇目里面,比如說,《高祖本紀》《陳丞相世家》里又補敘了項羽的性情比較殘忍的一面。
《漢書》的作者班固,他對《史記》有這么一個評價:不虛美、不隱惡,這就是寫史的實錄精神。”
九州一色的霜:雖然司馬遷黑衛霍,把他們寫進《佞幸列傳》里,但是在眾多修史的史官里,他算是比較客觀的了。
草莓奶糖:畢竟衛青騎奴出身,本來就不被當時世人所喜,司馬遷又跟李廣一家私交不錯嘛。
始皇大大的狗:辯證看待吧,說實話是我我高低要偷摸寫點壞話,他其實已經算收斂了。
劉徹眉頭一皺,什么玩意兒,他的衛霍被司馬遷寫進《佞幸列傳》了?他又不是不想給李廣封侯,自己不爭氣能怪誰。
豬豬陛下暗想,這次可不興這么寫了啊,他的帝國雙璧值得最好的。
衛青霍去病倒是無所謂,放在哪里都行,起碼司馬遷是如實把他們的功績寫下來的,朝中不知多少人就盼著拉他們下馬。
正在收拾行囊準備出游的司馬遷聽到這里,有些尷尬地咳嗽一聲,看來以后一定是出什么事了。
那這次他要不再看看?好像后人對他把衛霍放在《佞幸列傳》里還挺不滿,他的《太史公書》得力求完美。
天幕上,讀書人們還在繼續解讀《史記》:
“西漢王朝在漢武帝的時代是一個多民族的大一統的王朝,在這個時候,基本上實現了思想、政治、文化的統一。
司馬遷是站在這個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統的時代,敘寫了多元包容的文化和歷史。”
蒙曼:“是的,這個戲劇中出場的第一個歷史人物是黃帝,《史記》把華夏民族的源頭追溯到黃帝。
黃帝統一諸侯,立家建國,家國一體的產生是黃帝的功績,這就是司馬遷以大一統歷史觀,站在華夏民族歷史的坐標系上給出的一個起點。”
張大可:“對,這個就是現在我們說的華夏民族共同體,一個大家庭,就這樣構建出來了。”
九州一色的霜:感謝始皇,感謝太史公,所以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大一統的民族。
草莓奶糖:想想現在,天南海北,幅員遼闊的祖國,我一輩子都逛不完,真的是太幸福了。
唐—李白:有生之年,李某希望能看遍名山大川,海洋大漠,歌我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