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相同,第三張卷發下來了,關于教化問題,老生常談,有教無類。
有教無類這四個字,或是與這四個字有關的題,每次科考都避不過,要么是會試,要么是殿試,多是會試。
同樣還是有標準答案的,孔子提出來的嘛,教育不分貴賤,甭管聰明還是笨,都得教育,都有資格受到教育。
標準答案很簡單,扯蛋唄,扯了幾百上千年的蛋,該誰讀書還是誰讀書,寫的天花亂墜,現實結果不變。
倒是不少考生看了卷子后反應過來了,有教無類很少出現在殿試中,本朝就有過一次,還是剛開朝的時候,現在殿試出現了,結合最近發生了那么多事,比如書樓學子以及山林教化等,由此可見,以往的標準答案應該也不再標準了。
策問考的就是“時事”,看似答的是有教無類,實際答的是如何教化山林。
只是考生們提起筆后,又意識到了另外一件事。
今年會試,包括往年殿試,題目從來沒這么簡潔過,比如什么什么通略啊,百八十個字,比如什么什么要略啊,幾十個字,也比如什么什么幾道通考啊、文義幾教之類的,從來沒有過題目就那短短一行字。
詫異歸詫異,總歸是要寫的。
時間到,收卷,發第四張卷。
倒吸涼氣之聲不絕于耳,本是端坐的考生們,無不面露驚容。
聞太古有號毋謚,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謚,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
不是全句,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帝親口說的,意思就是上古有號沒有謚,中古有號,也有了謚,就是死后根據生前品行和政績給個謚號,可這就等同于兒子議論父親,臣子議論君主了,朕不爽,朕生氣,朕不贊成,不喜歡。
別說前朝了,前前朝,前前前前前前各種朝,都是這么干的,皇帝死后來個謚號,是明君是仁君,是暴君還是昏君,從謚號多多少少能看出來一些。
這也是很多文人,很多人總說的“后人自由評價”。
試卷上只是這句話,還不是全文,卻沒有說是“對”還是“錯”。
但是通過這句話是可以看出來的,加之考的是“君臣”關系,天子明顯不可能是要“除謚”,重點在于“臣”議論“君”,以下犯上。
那么延伸下去的話,指的明顯是讀書人,士林,文臣,乃至臣子。
又是一個極為矛盾的考題,天子是天下人的君父,除了天地他最大,理論上臣子都是他的馬仔,打工仔,但是,這些馬仔和打工仔呢,又可以“忤逆”天子。
解讀很多,答案很多,更讓考生撓頭的是,沒有標點符號。
但凡給個問號或是驚嘆號,哪怕給個逗號,他們都能寫出個大概的標準答案。
齊燁可沒那耐心看題,他也看不懂,光看著月泉著急了,這狗日的越寫越歪,卷是歪的,字明顯也是歪的。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第四張卷收了上去,最后的卷子發了下來。
之前都是一張卷,這次是五張,足足五張。
當文德將五張卷遞給齊燁時,他和阿卓相視一笑,恨不得擁抱歡呼一下。
果然,最后這五張卷,全是“軍事”,全是山林和西域相關的問題。
營建、攻伐、植田、外交、縱橫、異族習性以及傳統文化等等等等,一共三十六題,最后十二題全是“概論”。
往年“軍事”方面最不受重視,今年直接發了五張卷,明顯成為宮中最重視的問題了,可以說是完完全全撞書樓學子們的長處上了。
倒是有所預料的,除了書樓學子外,其他考生也不傻,入京之后可以說是天天“惡補”,雖然沒書樓學子那么大的優勢,卻也不是無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