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小害羞來著。
沒想到這學校是如此的開明且兼容并包,他都有些樂不思蜀了。
孫老師笑了笑,然后說道:“你當時講李東垣的生平以及學術思想,我當時偶然路過,也曾經旁聽過......大大激發了我對于李東垣的興趣,后來我去研究了一下,竟然有驚人發現...我今天有個問題想問你,你知道李東垣的補中益氣湯是怎么來的嗎?”
李介賓越聽越迷惑,這位老師這是幾個意思?我粉絲?還是來砸場子的?
“補中益氣湯雖然不是經方,但臨床應用,證明療效肯定,李東垣用它治療發熱,但不認為是外感病,而是內傷疾病,由于過勞饑餓所致.......你知道這個方子配伍的特殊之處嗎?”李介賓還未開口回答,孫老師就自顧自的說了起來,最后又問了個問題。
李介賓覺得有趣,同時領會了孫老師的意思:“與仲景之法大有不同,一是黃芪、人參同用,二是有白術而無茯苓,有當歸而無芍藥。”
孫老師撫掌大笑:“還有一點,可能你沒注意到,我發現后感覺大為巧妙。”
李介賓皺眉沉思。
只聽得孫老師說道:“補中益氣湯作為李東垣代表方,《脾胃論》有加減方25個,《內外傷辨惑論》39個,《醫學發明》46個,除去重復的,一共有60個加減證......”
李介賓看向孫老師,隱約猜到了一個可能。
孫老師無不嘆息的說:“李東垣自制處方59張,共用藥物103味,以使用頻數統計,先后為甘草、黨參、陳皮、升麻、當歸、白術、黃芪、柴胡.......”
聽到最后,李介賓不禁為之動容。
說完這些后,孫老師有些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李介賓,讓他先坐下慢慢琢磨,隨后給同學們留下了幾個思考題,鼓勵學生們在課后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宣布下課。
“這老登是什么意思?”老孫走了之后,大樹看著仍舊站著的李介賓,急忙問道。
李介賓緩緩坐下,然后在紙上寫出來了那幾味藥物,只不過換了個順序。
黃芪、白術、陳皮、升麻、柴胡、人參、甘草、當歸。
“這是?”大樹畢竟年輕,不解其意。
“這是一張完整的補中益氣湯方。”李介賓輕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