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劑量開呀。
無非,實事求是而已。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的爭議反映了中醫對方劑配伍和病機理解的深度和復雜性。
不同的醫家根據自己的理論和臨床經驗,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和治療方法。
在實際應用中,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靈活運用和調整方劑。
仲景的《傷寒論》傳授的不僅有知識,還有方法。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可當做是少陰病真武湯的前哨,越是研究傷寒論,越能體會到傷寒論的連續性。
然后是最后一段話。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這些癥狀表明患者體內既有表證(如脈浮、自汗出)也有里證(如微惡寒、小便數、心煩、腳攣急)。
注意“微惡寒”三字,傷寒論語法,惡寒為表證,微惡寒為里證。
如果是單純的表證,二便是正常的。
在經方家看來,二便就是表里證的另外一個指征。
此時如果錯誤地使用桂枝湯來發汗攻表,會導致病情加重,出現厥逆(手腳冰冷)、咽中干、煩躁、吐逆等癥狀。
學習傷寒論就知道,張仲景講的什么方治療什么病的情況少,大部分情況是誤汗誤下,病給治壞了,該咋辦。
“那么這個時候本該用什么方子呢?”林動問道。
不錯,這孩子就學會舉一反三了,懂得獨立思考了呀。
這個病用桂枝湯是錯誤的,但是張仲景沒說這個病該用啥方子治呀!類似的情況傷寒論里有很多,但是對于明晰仲景之法的人來說,推測起來并不難。
李介賓略微思索便說道:“有微惡寒,可以用桂枝加附子湯,也可以用小建中湯……”
因為此時病邪已經入里,從癥狀上表現出了太陽病表證與少陰病里證相互錯雜的存在,不能單純的使用桂枝湯。
桂枝解表,如果病人本身里虛或者腸胃虛弱,那么會使病人愈虛,甚至亡陰亡陽。
那么有些人該說了,之前不是還說桂枝湯為仲景群方之冠,不是單純解表嗎?
桂枝非桂枝湯,而桂枝湯也不是桂枝湯加減。
桂枝湯,芍藥加倍,加飴糖,然后就能治療里虛腹痛,這個時候,叫做小建中湯了。
小建中湯能治里,并非桂枝湯能治里,也不是桂枝治里,有些事情明明很簡單的,治幾個病人就能理解了,但是每天玩弄文字游戲去糾結這些,結果就是牛角尖越鉆越厲害。
想來想去,時而大笑,時而想不明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