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酒卿接過后,江秋羽才解釋道:“這封信就是那自稱虞國前朝皇室血脈,一個叫虞暥的小友托我轉交給您的。”
虞酒卿聞言,她拿起信封看了一眼,泛黃信封上寫著虞酒卿親啟五個大字,并還畫了一只五彩斑斕的鳳凰棲息在一顆梧桐樹上。
信封口還用火漆封緘,虞酒卿眸光雖暗了幾分,但心頭卻無悲無喜,沒有任何情緒波動。
就好像這封信無關緊要一般。
虞酒卿對著江秋羽行了一禮,“多謝!”
江秋羽回了一禮,“舉手之勞,不足掛齒!”
虞酒卿將信收回衣袖,她笑意和善囑咐道:“你們可以放心在此處安住,這四周我只留有兩個影衛,若你們缺什么可直接讓他們傳信于我,我會命人前來為你們添置。”
謝玉松行了一禮“有勞!”
虞酒卿微微頷首一笑,以示禮貌后,便轉身離去。
小巷外,闃無一人,只有兩側的屋檐上掛著大小不一,色彩斑斕的花燈。
花燈里的燭火隨風而動,被風吹的時暗時明。
虞酒卿拿出書信,她撕開信封后,從中取出一封信箋。
信上寫著:
吾姐酒卿,見字如面,展信舒顏:
月照窗欞,思緒萬千,一別三載,日夜想念。
憶往昔,虞國盛世,華章璀璨,舉世矚目,輝煌如夢,而如今,亂臣賊子,謀逆造反,忠臣殉國,君主自縊,虞國繁華落盡,已不復昔年盛世榮光。
阿姐乃虞國之神,世間之最,當受世人尊敬,萬人敬仰。
怎奈吾心智不堅,愚昧無知,竟聽信百姓讒言,詆毀阿姐名聲,吾自知自己罪該萬死,罪不容誅,今悔過自新后,每每想起吾對阿姐的污言穢語時,悔恨交加,淚如雨下。
但好在阿姐不棄,在吾身陷牢獄之時,阿姐金玉良言,如明燈照路,海上浮木,救吾一命。
阿姐之恩,吾銘感五內,感恩不盡,阿姐之言,吾謹記于心,終身不忘。
愿阿姐余生,所求皆如愿,所行化坦途,多喜樂,長安寧,歲無憂。
——愚弟暥平
虞暥信箋上的字跡玉鸞瓊筆,力透紙背,字字句句不僅僅是他的真情實感也是他想離開益州的手段。
因為虞暥明白,只有虞酒卿記起他,可憐他,對他動了惻隱之心,他才有逃出益州的機會。
俗話說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而虞暥也是因為來到了益州,在益州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后,他才懂得了這個道理。
披甲奴將虞暥的一身傲氣給磨平了,傲骨也給折斷了,所以當他在選擇求生后,低頭認錯,服軟服輸對他而已,早已是家常便飯,不值一提。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雖然虞酒卿在看到這封信后,已明白了虞暥的用意,可虞酒卿卻還是不爭氣的落下淚來,因為虞酒卿在世的親人不多了,虞暥便是其中一個。
虞酒卿雖和虞暥不是同父同母,但畢竟是一個父親所生,所以他在看到這封信時,還是會忍不住寒心酸鼻,凄入肝脾。
虞酒卿將信箋好好收入袖中,不知不覺間,她已走到了熱鬧的街市。
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十里長街,燈火不休。販夫走卒,絡繹不絕,猜燈謎的才子、買面具的游人、舞雜耍的百戲人、跳舞的伶人,多不勝數,熱鬧非凡,可這份熱鬧卻好似和虞酒卿格格不入。
想當年,每到除夕夜時,虞容川都會帶著虞酒卿和虞珺卿登高樓,點天燈,為百姓祈福的同時,也接受著虞國萬民的朝拜。
可如今虞國沒了,虞容川離他而去,就連虞珺卿和虞暥也都和她被迫分開,她孤身一人被困在深宮大院,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