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回家后,馬龍去了自家廂房,把老爸儲備的工具翻騰了一遍,重點拿了斧子、鏨子、撬棍和短把鐵鍬,收拾在一起,然后跑去爺爺那里把他的老國防自行車推了出來,跟爺爺說是學車,還真是學車。
老國防自行車是倒車閘,往前走正常蹬,不蹬也一樣行走,但要是反向一蹬,自行車立馬剎住,而且國防自行車特別重,特別結實,爺爺當初說用料都是錳鋼,有可能吧。
所以馬龍說學車就是要適應下在如此身高下,還會掏腿騎車不。掏腿騎車是當年小孩子都會的初學車技能,先從貼車(左腳站在左側腳蹬子上,右腳使勁蹬地,自行車有個初速度后,收起右腳,站在自行車上滑行)開始、再練掏腿(右腿從自行車大梁下穿過踩右邊腳蹬子,身子偏在大量左側騎車)、再長高點騎大梁(屁股夠不著車座,但總算是襠在大量上,左搖右晃的騎車了)、最后坐鞍座(正常騎車)。
目前這個身高,也只能是掏腿了。馬龍剛開始不適應,不過很快就能順利騎行了。
到了傍晚,馬龍把收拾好的工具拿個兜子捆上,又順了個電棒兒(手電筒),拿了兩個蛇皮袋,就騎車奔著初小部趕去。熱泉村就在馬家臺隔壁,也就一里多地,村子都快挨上了。
到了那,一看,果然沒人,小舅剛結婚不久,正跟小妗子膩乎著呢,反正學校也沒啥貴重東西,暑假期間,他白天值班,晚飯回去肯定不會再跑過來,只不過臨走前把燈打開裝下樣子罷了。
大門也不關,實際上基本從來沒關過,白天偶爾有村里的小孩過來,一擦黑,小孩一個也不敢在這了,可能是遺留下來的恐懼,大人也基本上不在晚上進小學部大院。
小學部在村子邊上,馬龍從自家騎車過來,一直騎到辦公室房后,一個人都沒碰見。這個年代,村里也經常斷電,晚上照亮就各顯神通,有用煤油燈的(那時候叫洋油燈),有用蠟燭的,也有用嘎斯氣的(電石),牛氣點的就用汽車電瓶帶個小燈泡。
所以沒事晚上大伙都不愿在外面瞎溜達,村里大隊部那里倒是人多,摸黑侃大山,東家長李家短的各種八卦,小孩就在大人周圍躲貓貓,瞎轉悠,不久也會都回家貓覺。
要趕前世這個年紀,馬龍也不敢大晚上跑過來,不過嘛,重生一次,心里的恐懼一點都沒有了,若有寶物那更是熱血澎湃了。
馬龍先爬到學校圍墻上面,四處看看,發現沒有人,離學校最近的房子也在50米開外,動靜小點應該沒人會注意。
于是找到前世印象里的整天跑老鼠的洞口,拿斧子鏨子開始擴大洞口,把磚鑿松了就用撬棍往里捅,不一會就出來一個基本能容身鉆過的圓洞口,馬龍先從兜里掏出一個過年剩下的小洋鞭,點燃從洞口扔進去,啪的一響,頓時傳來幾聲老鼠的驚叫聲,看來沒有蛇。
馬龍拿手電筒從洞口往里照著看了下,還有老鼠逃竄的身影。而洞口附近,堆著不少磚頭瓦片,這都是歷屆學生們從破洞口扔進來嚇老鼠的,里面不少還是馬龍自個扔的。
馬龍把腦袋探進去試了下,發現能過,就帶上了從家里翻出來的棉紗口罩,拿著撬棍和兩個袋子從洞口鉆了進來,手電照射下,地下室有些浮塵,估計是剛才捅咕洞口時飛起的。
馬龍也不在意,隨著他走路,群鼠避易,他出來時怕有蛇,還特意在鞋子外又套了一個中筒雨靴,這就踩啥也不怕了。
地下室不大,估計二十多不到三十平米,空蕩蕩的,不過在角落里有一個破樓梯,看似人為破壞的,樓梯頂是后來封上的,不過從地下看,痕跡比較明顯。
但樓上,馬龍去過多次,實木地板,完全看不出來。地下室的地面是用紅磚豎著鋪的底,那撬棍的尖頭也戳不了啥,啥也沒有?
在地下室的另一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