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漢語時,這個日本人不管作為他們的直接交談對象還是第三方(作為第三方時,如果雙諧交談對象是日本人,那雙諧還得知道他在場才行),就都會聽到漢語。
我上述這一坨設定說明,是不是有點“k語言”的味道了?
反正您懂就懂了啊,不懂也無所謂,因為這事兒其實也不是很重要,這里就是給那些比較喜歡琢磨細節的看官們提一下,防止后面賀茂隼人再度登場的一些場合里有類似情況發生時,你們產生一種屎沒拉干凈的糾結感。
言歸正傳……
“你們既然一看兵器就知道是我們干的了,那還需要我再把事兒說一遍嗎?”胡聞知面對孫亦諧的提問,回答得倒也不卑不亢。
“嘖……”但孫亦諧這人大家是了解的,他掌控局面后那是有慣用套路的,“我們說出來,跟你自己交代,這個性質上有區別知道嗎?”
這句套詞,孫哥也不是第一次講了,當然這一套也是有點兒說法的……
正所謂“多說多錯”,你讓一個人自己交代,往往“沒事兒都得說出點事兒來”。
那您要問:“沒事兒怎么能說出事兒來呢?”
那我只能接:“就是因為現在沒事兒,這一說……不就出事兒了嗎?”
反正這詞兒大家也熟是吧……
“好吧……”眼下,胡聞知被孫亦諧這么一唬,還真就一邊思考著一邊開始交代了。
其實胡聞知和村上的計劃很簡單:行刺竹田的那天,因為胡聞知擁有在遠距離上靠耳功去查探竹田動向的能力,所以他和村上打從一開始就決定一步也不踏入川棚莊;他倆從下午時起,就一直在旅店墻外的林子里貓著,耐心等候一個竹田落單的時機,待時機一到,他倆只要找個合適的墻頭往上一攀,然后從墻頭上甩出鐵砣把竹田一發帶走,隨后便可揚長而去。
這個計劃的好處是,兩人從頭到尾都不用在他人面前露面,只要在殺人的時候,即那短短的幾秒鐘之間,附近沒有人碰巧目擊到行兇的過程(有胡聞知的耳功探查,這點也是有一定保障的),那他們搞定后就可以從容撤退,而竹田的尸體就算立刻被人發現,并在旅館內引起騷動,問題也不大……因為在看到那種“鈍擊傷”后,調查者的第一反應肯定是“竹田是被人從近距離打死的”,在這個基礎上,他們首先會去懷疑和調查的對象無疑是身在旅館內的人。
即便調查者猜測“兇手殺完人就翻墻跑了”,也依然會認為兇手是旅館的員工或者有入住記錄的旅客,因為正常來說,也只有事先進入旅館,才能鎖定并跟蹤竹田,找到下手的時機。
除非熊谷可以憑空猜到“有人能從旅館的墻外鎖定竹田的位置并且能發動和近戰鈍擊傷一樣的遠程攻擊”這兩條信息,否則他不會去推出“兇手是從頭到尾都沒有進過旅館的人”這樣的結論。
于是,那天午后,胡聞知和村上便開始依照計劃行事。
稍微有點出乎胡聞知意料的是,竹田和熊谷所在的貴賓套房有單獨的茅廁,那地方不接外墻,所以“竹田去茅廁”這個本應非常理想的暗殺時機便不存在了。
當然,我們都知道,就算貴賓房沒有單獨的茅廁,胡聞知他們也下不了手,因為那天的下午到晚上,黃東來基本上一直“駐扎”在旅館的普通茅廁那里,竹田真要是去用普通茅廁,那旁邊永遠有個目擊者在。
就這樣,一直等到了午夜,就在胡聞知覺得當天可能已經沒機會了的時候,竹田卻是自己送上門兒來了。
這事兒,也只能說是命……
那天竹田與熊谷談完事情后心情大好,所以兩人就一同飲宴到了很晚;后來熊谷回房歇著了,竹田還是很興奮,不想就寢,故又叫了幾個姑娘到房里作陪。
云雨一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