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心,你可別被他帶歪了。”朝臣們在張寧以一篇征伐瓦剌的策論通過校閱后才明白皇帝的心思,悠悠卻是在和朱祁鎮閑談時親耳聽他說出平服四海的雄心壯志。她擔心張寧一時頭腦發熱,被朱祁鎮影響,背上一口巨大的黑鍋。
“我同樣有征伐瓦剌之心。我們志同道合。”張寧微笑道,眼眸中閃著光。
這種事也能志同道合?悠悠瞪了他一眼,道“你和陛下都不曾統領軍隊。”這是她擔心的主要原因。君臣倆都太年輕,又不曾上過戰場,卻一心挑起戰端,能勝得了嗎?
“朝中有的是良將。”
悠悠極有神采的眼眸亮如星辰,道“你會將軍士交給臣中良將指揮么?陛下肯答應?”朝中不乏南征北戰的良將,她這不是擔心君臣托大嗎?
“會。如果陛下不肯,我會勸陛下。這點你放心。”張寧道“你夫君不是傻子,哪會不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
“人家自然知道。”悠悠眼波流動,語氣溫柔,燭光下柔聲似水,哪有半點郡主的樣子?
張寧趁機伸出魔爪。
…………
格斯爾唉聲嘆氣地上馬,只覺背上的國書有如千斤重,快把他的腰壓斷了。他覺得,如果沒有意外,他很快會在明廷京城和巴圖會和,就是不知道巴圖還在不在?
也先本來打算趁未曾到白災肆虐的日子長途奔襲拿下朝鮮,但是使者被扣,這面子擱不住,只好先按下奔襲朝鮮的事。
不過,他限格斯爾半個月內必須趕到明廷京城,自己則調兵遣將,這些天不停做部落頭領的工作,畢竟朱棣給他們的祖先血的教訓,和明廷交鋒是沒有好果子吃的。
部落頭領們顧慮重重,也先恩威并施,還是有些部落不肯出兵,無奈之下,他只好在夜晚帶兵把這些部落滅了,以此威懾其他的部落。
滅了兩個部落之后,其他部落總算老實了,同意派兵。
忙完出兵的事,也先才抽空看望史大成。
他還沒走到史大成居住的帳篷,便聽到朗朗讀書聲,不由停住腳步,問隨從“這人帶來的東西還留著?”
書可是好東西,怎能不收繳回來?
隨從明白他的意思,道“他沒帶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