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正義最終能戰(zhàn)勝邪惡。
讓曲麗華印象深刻的是第三幕著名的黑天鵝奧吉莉婭獨舞變奏中,黑天鵝要一口氣做32個被稱作“揮鞭轉”的單足立地旋轉。
這一絕技由意大利芭蕾演員皮瑞娜·萊格納尼于1892年獨創(chuàng),在芭蕾舞劇中,一個舞蹈演員又要扮演白天鵝,又要扮演黑天鵝,一個人分飾兩角,對女主角的舞蹈功底要求很高,一般都要經過長期嚴格的訓練,才能完成部的舞蹈動作。
令曲麗華佩服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優(yōu)秀舞者以細膩的感覺、輕盈的舞姿、堅韌的耐力和完美的技巧,詮釋了白天鵝和黑天鵝完不同的心靈世界,這一絕技至今保留在《天鵝湖》中,成為衡量芭蕾演員和舞團實力的試金石。
當看完《天鵝湖》表演后,考察團團員跟著夏團長和蘇老師走出劇院后,曲麗華向蘇曉宇老師請教。
“蘇老師,觀眾都喜歡大團圓結局,為什么還要演悲劇的結局呢?”
蘇曉宇說“有一個傳說,天鵝在臨死之前會發(fā)出一生中最凄美的叫聲,將一生中最剎那光輝的璀璨攸忽釋放,讓一段空谷絕音纏繞在人世間每一個留得住音符的角落,對于天鵝來說,因為是告別,因為是留戀,也有欲罷不能的顧影自憐。”
“結局處,傷心欲絕的白天鵝如此凄絕的環(huán)視了所有她愛的,和愛她的,寧愿跳湖也不愿意向魔王低頭,正是驗證了天鵝將死而高歌的傳說。白天鵝來到湖邊,在湖邊看到了自己才是最好的結局,即便是香消玉殞,也是最好的一曲絕唱,更是對生命最高的禮贊。”
“悲劇結局所產生的巨大對比,對人們心靈的震撼有的時候遠大于喜劇結局,就像我們中國的凄美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祝英臺不愿意嫁給馬文才,路過梁山伯墳墓時,撞碑身亡,死后雙雙化蝶,留下了千古絕唱,流傳千古,名揚四海,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凄美愛情深入人,成為無法逾越的經典。”
“而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雖是一出悲劇,但兩個青年男、女主人公的愛情本身卻不可悲。他們不僅彼此相愛,而且大膽追求他們的愛情,不惜以命拼爭。他們的愛情力量使他們敢于面對家族的仇恨,敢于向生活中的障阻挑戰(zhàn)。他們?yōu)榱俗非笮碌纳钅J健2慌伦鲒H罪的羔羊,因而他們的死亡雖是生命的終結,卻在道德上取得了勝利。終于使兩個敵對的家族言歸于好。”
“所以悲劇所產生的震撼效果有的時候遠大于喜劇,生活中愛情也不是完美的,即便是夫妻之間也有爭吵的時候,有的時候現(xiàn)實比芭蕾舞劇上演的還要殘酷,善惡分明,懲惡揚善,人們追求正義,就像在黑明中追尋光明一樣,所以觀眾喜歡這種有感染力的故事,舞蹈家們用精湛的舞技歌頌了純真愛好的愛情。”
“柴可夫斯基嫻熟的運用了交響樂作為背景音樂,一直牢牢把握住了整個芭蕾的基本主題,第一幕、第二幕和第四幕的終場音樂,都以這個主題為基礎。柴可夫斯基通過主題變形的手法,用音樂來揭示戲劇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正義最終戰(zhàn)勝邪惡的主題思想。”
“尤其是快到結局時,在第四幕的終場音樂中,這個悲劇性的主題,先改變速度,變得激動不安,然后從四拍子變?yōu)閷拸V的二拍子,由樂隊奏,變成莊嚴的頌歌,最后又從小調變?yōu)榇笳{,并放慢速度。”
“可見這位偉大的芭蕾舞劇的開拓者的音樂造詣如此之高,四幕表演,承前啟后,劇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牢牢的吸引了觀眾,讓人不能錯過任何一個劇情,交響樂成為一曲壯麗宏偉的凱歌,表現(xiàn)忠貞不渝的愛情,戰(zhàn)勝邪惡的力量,獲得了勝利。這種基本主題貫穿發(fā)展的手法,和他的交響音樂與歌劇音樂,是一脈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