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丹陽縣小吏、兵丁、衙役、鄉老和百姓們,懾服于小昏侯的威名和氣勢,低頭迎駕,不敢言語。
只有李敢年,習以為常。
他昂首挺胸,上前一步,躬身稟道“縣令大人,丹陽縣衙眾吏、衙役、各鄉三老、亭長、里正、三百名青壯百姓在此迎接大駕,請縣令大人視察!”
卻見,一名年青俊美,膚白,養尊處優的年青縣太爺,踏出馬車。
正是名震金陵城的小昏侯,新任丹陽縣令。
老縣令看到小侯爺,頓時有一種上官前來視察、檢閱的壓迫感覺。
他不由自主的躬著身子,露出諂笑,朝馬車方向道“下官李甫,叩見郡主、叩見小侯爺!
下官早已經準備好了結交的文書、錢糧賬目、庫房鑰匙,只等小侯爺前來交接,清點。”
丹陽縣是李虞郡主的封地。
但這是“虛封”。
李虞自己沒權掌控,只能由朝廷官員代為管理。
大楚皇朝的眾多王侯,外姓都是虛封,只有項家諸侯王才是“實封”。諸侯王親自掌管自家封地,可擁兵自重。
李甫這縣令,是朝廷任命的官員。
不過,丹陽縣里收上來的錢糧稅賦,都歸入丹陽郡主的賬下。
丹陽縣令,其實相當于丹陽郡主在封地的大管家,受朝廷任命,但也要對郡主負責。
楚天秀現在成了丹陽縣令,還是小侯爺,而且更是丹陽郡主的夫婿。
他和郡主才是丹陽縣真正的主人。
丹陽郡主這是從虛封,暫時變成了實封。只要小昏侯沒有調任,丹陽縣里的一切,他們夫妻二人說了算。
這也算是大楚皇朝最近數十年來,唯一的一個例外了。
當然,區區一縣的窮地,三千戶口,守城兵丁不過一百人,縣衙的衙役不過一百人而已,朝廷也不會太在意。
李甫自稱下官,謙卑無比,這自然也沒什么錯。
“嗯!清點賬目,讓縣丞李敢年去核對一下錢糧便是了。”
楚天秀道“不知老縣令交接之后,調任何處?”
老縣令苦笑,“下官這已經五六十歲,上了年紀,晉升無望,也該回鄉頤養天年,已經向朝廷告老還鄉,得了朝廷的恩準。交接完,收拾一下,過個十日便回老家去了。”
楚天秀淡淡點頭,“威嚴”的目光,掃過縣衙的縣吏、兵丁、衙役、各鄉的三老和幾百名精壯百姓。
縣城的縣尉,壯著膽子道“縣尉趙虎,率丹陽縣兵丁,叩見縣令大人,叩見郡主!”
只有縣尉趙虎披著一身破舊皮甲,腰攜大刀。
守城的一百號兵丁們,一個個歪瓜裂棗,手里提著破長槍,沒有護甲,只穿著兵丁服,頹拉著腦袋,歪歪扭扭,站沒站相,顯然是軍備廢弛。
也就能抵擋二三十名的小股流竄的土匪、流寇。
要是出現數百人的大股土匪,這群兵丁恐怕全都廢了。
“典吏蔣岡,叩見縣令大人,叩見郡主。”
典吏帶著上百名衙役們,一個個面色油滑,目光左右躲閃,滿臉的諂笑。
至于那些鄉老們、亭長、里正,全都是各鄉的鄉紳大地主,自不必多說。
所謂的精壯百姓,也就是一群二三十歲,經常地里干活的農夫,身穿麻布,頗為壯碩,手里有幾分力氣。
但是,這已經是丹陽縣最好的一批“精銳”了。
楚天秀打量了他們一眼,便知道這丹陽縣的家底,很是失望啊。
唉!
丹陽縣的一群歪瓜裂棗,一群矮子里面拔尖子。他帶了的十多名王府侍衛,可以把這群兵丁、衙役全打趴下。
但他治理這丹陽縣,還得靠這群人。
“各位縣吏、鄉紳、父老,大家想來也聽過我小昏